城市品位與民生福祉相得益彰

城鄉面貌煥然一新、民生實事惠及百姓、文明實踐蓬勃開展……今年,安徽滁州明光市榮膺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的背後,是明光市4年來的不懈努力和持續奮鬥。

自2021年入圍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單起,明光市就樹立了“創建爲民、創建惠民”理念,堅持規劃引領,在城區施劃109個文明實踐網格,159家機關及企事業單位全員下沉網格、參與創建,年均開展活動萬餘次,廣泛動員社會參與,精神文明建設形成了齊抓共管長效機制。

城市品位和民生福祉共同提升是明光市創建文明城市的重要載體。明光市深入開展城市更新行動,着力解決髒、亂、差、堵、澇等“城市病”,堅持綜合開發與老城改造齊抓並進,依據城市發展規劃及羣衆實際需求,分年度謀劃、實施創城項目285個,新改造提升老舊小區200餘個、背街小巷1100餘條、廣場遊園25個,新建及改造養老服務站17家、公廁43座。

在明光街道花園社區新改造的明珠苑廣場,居民或在健身步道上休閒散步,或坐在長椅上聊家常。“原來這裡沒什麼設施,路面也不夠乾淨平整。現在健身器材一應俱全,很多人都願意到這裡遛彎、鍛鍊。”市民趙太紅說。2024年初,七重錦小區地下車庫違建倉庫堵塞通道、侵佔車位。明光市城管執法大隊聯合多部門組織50餘人,只用4小時就拆除了1480平方米違建倉庫,還原了44個車位。明光市城管執法大隊規劃二中隊中隊長王臣說:“老百姓一句‘停車不再難了’,比啥獎狀都暖心!”

文明城市創建這4年,明光市累計開展市容市貌綜合整治行動1300餘次、交通整治專項聯合執法行動1100餘次、專業市場聯合執法專項整治行動300餘次、城鄉接合部綜合整治行動200餘次,城市顏值不斷提升,民生福祉持續提高。

文明的溫度,更在於精神之豐、人心之善。明光市不斷健全完善先進典型培育選樹、禮遇關愛、宣傳推廣等制度機制,深入開展“身邊好人”等推選活動,發揮先進典型示範作用,進一步形成向上向善的社會風尚,好人事蹟不斷涌現。今年4月19日,在淮河明光段泊崗鄉引河渡口,51歲的陳光海駕駛的電動三輪車意外失控衝入淮河,車內載有他的妻子和12歲兒子。危急關頭,明光市退役軍人、黨員朱其浪挺身而出,與闞開正、王萬虎、孫明維等熱心羣衆攜手展開營救,僅用7分鐘便將沉入水中的母子成功救出。

漫步明光街頭,道路整潔、綠樹成蔭,文明新風浸潤人心。如今,明光市正以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爲契機,推動城市蝶變升級,讓文明之花在這片熱土上綻放得更加絢麗多彩,爲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大的精神動力。(經濟日報記者 樑 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