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首批83個基礎教育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試點項目出爐
四川在線記者鍾帆
伴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蓬勃發展,AI如何賦能教育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7月16日,成都市教育局公佈了首批83個“成都市基礎教育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試點項目。
今年4月,成都市教育局印發《成都市基礎教育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建設行動方案(2025—2027年)》(簡稱《行動方案》),明確推進人工智能在基礎教育領域深度應用。2025—2027年,成都每年將培育建設並推廣應用80個左右的基礎教育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今年7月,經學校申報、區級推薦等程序,首批83個“成都市基礎教育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試點項目出爐。
據悉,試點項目涵蓋《行動方案》中8大領域,橫向覆蓋德智體美勞全領域,縱向覆蓋小學初中高中各學段。根據實際需要,試點項目將充分運用大模型、多模態識別、數字孿生等前沿技術,賦能構建德育情感認知、個性化教學、學科知識圖譜、虛擬仿真實驗、沉浸式藝術教育、校園安全管理等應用場景。比如,成都高新區新川科技園小學的“人工智能+勞動教育”試點項目——“基於數字孿生技術的小學生智慧勞動實踐能力培養”。
此外,試點項目注重多學科協同,採取搭建多學科知識庫、建設跨學科綜合智能體、推動“教學評”一體化運行、多學科教師聯動參與等方式實現跨學科建設,並採取項目式、探究式教學模式,更好地服務學生個性化學習與教師高效率教學。比如成都華西中學的“人工智能+科學教育”試點項目——“生命智能圖譜:AI賦能的跨學科教育融合生態構建”。
下一步,成都市將着力推動試點項目深化建設,從“規範化管理+協同化驅動”“專家領航+精準培育”“成果推廣+多維輻射”方向發力,建立“責任專家—學科導師—青年骨幹”三級引領網絡,採取現場觀摩、場景路演等方式常態化開展“優質應用場景推廣”,實現試點項目的複製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