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產學創新日登場 AI導入×智慧轉型引領南臺灣創新浪潮
成功大學年度學研盛會「成大產學創新日」6日於勝利校區旺宏館盛大登場,爲校慶周系列活動揭開序幕。活動由成大產學創新總中心與研究發展處共同主辦,集結校內外研究團隊、大南方科研產業化平臺、鳳凰新創平臺與成大創新生態圈,共同以超過百項技術研發與創新成果,展現成大在AI導入與智慧轉型的實踐成果與科研能量。現場涌入近900位企業代表、產官學研貴賓與校內師生,包括佳世達科技董事長陳其宏、南科管理局副局長林秀貞等重量級嘉賓蒞臨,共襄年度創新盛典。
成大產學創新日吸引產官學研共襄盛舉。 成功大學/提供
成大副校長李永春致詞時指出,今年「產學創新日」的規模與參與度較往年更盛,不僅呈現學校在產學合作、專利轉譯及創業育成的成果,更進一步促成AI跨域研究與產業鏈結的實質合作。他表示:「AI已成爲全球科技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成大將持續強化AI導入於科研、教育與產業應用的整合,推動大學成爲智慧轉型的引領者。」
成大產學創新日展出百項技術研發與創新成果。 成功大學/提供
此屆活動以「學研匯智 × 產業共創:開啓AI新篇章」爲主軸,特別舉辦AI跨域論壇,邀請產官學研界代表深入探討AI應用新趨勢。包括成大電資學院院長吳士駿、工研院協理蘇孟宗、智匯創育創辦人周威成、成大電資學院副院長連震傑及華碩雲端暨臺智雲總經理吳漢章等,共同分享AI在半導體、機器人、醫療與製造領域的突破應用,並剖析AI如何驅動產業升級與永續轉型。現場觀衆反應熱烈,充分展現南臺灣科研創新的高度聚焦與產學共創的活力。
成大李永春副校長。 成功大學/提供
展區方面,今年成大共展出超過百項研發成果,涵蓋電資通訊、機械製造、材料科技、生技醫療、能源環境、管理服務與文創設計等多元領域。其中,由研究發展處精選的27項前瞻研究成果首次集中亮相,17位教授更接力上臺分享最新研究成果與應用構想,呈現出成大科研的跨域深度與落地廣度。此外,大南方科研產業化平臺也號召臺南護校、中信科大、高雄科大等科研團隊聯合展出,展現南臺灣跨校科研整合與成果加值的典範。
成大產學創新日6日盛大登場。 成功大學/提供
在新創推動方面,成大長年深耕創業教育與育成輔導,逐步建立從「構想啓動、原型開發、加速育成到落地規模化」的完整創新生態鏈。今年「成大創新圓夢計劃」共有30組新創團隊展出成果,並參與三分鐘「電梯簡報競賽(Elevator Pitch)」,以創意與市場洞察力吸引現場投資人目光,場面熱絡。
成大產學創新日舉辦AI主題演講。 成功大學/提供
同場舉行的「金鳳凰天使募資Pitch」由鳳凰新創平臺與成大天使投資俱樂部攜手舉辦,邀請多位國內外投資人與企業夥伴參與,6組精選新創團隊輪番登臺簡報,展示創新產品與商業模式。此平臺不僅是募資舞臺,更是產學創新成果邁向市場的重要推進器,助力成大新創能量加速落地。
成大產學創新日以「AI論壇、成果展示、創業競賽、募資媒合」四大亮點串聯科研、產業與資本三方力量,完整呈現成大於「創新研發、技術商品化、責任治理與永續發展」的深厚實力。透過這場年度盛會,成大再次展現大學不只是知識的發源地,更是產業智慧轉型與永續創新的關鍵推手,爲南臺灣的科技與產業注入無限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