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導入AI 助力智慧化轉型

《大臺中智慧城市論壇》臺中舉行,與會長官及貴賓左起爲AWS臺灣暨香港企業銷售暨策略方案副總經理謝佳男、臺中市運動局局長遊志祥、臺中銀行總經理董益源、中國時報副社長暨總經理王儒哲、臺中市副市長鄭照新、工商時報總編輯賀靜萍、麗明營造董事長吳春山、臺中市經發局局長張峰源、臺中市數位發展局局長林谷隆、大魯閣實業運動親子事業處協理許耀懋。圖/林勝發

工商時報與中國時報共同主辦《2025大臺中智慧城市論壇》,臺中市副市長鄭照新代表市長盧秀燕出席致詞時指出,臺中擁有全國最完整的九大工業聚落,是中臺灣經濟的核心重鎮,未來臺中將打造科技融合產業的嶄新城市樣貌,以精密機械、工具機、手工具及半導體等九大工業爲基礎,將導入AI技術,實現產業智慧化轉型,切入AI機器人的產業鏈目標邁進。

鄭照新表示,爲補足過去缺乏大型會展場域的不足,盧秀燕上任臺中市市長後,爲打造更完善的城市機能,提供產業升級更寬廣的舞臺,積極推動三項重大公共建設計劃,以「盛典經濟」結合AI科技及消費、產業等面向,開創具在地特色的產業發展模式,包含臺中國際會展中心、綠美圖,以及「臺中雙蛋」主、副場館,全面提升城市競爭力,爲臺中產業轉型與國際化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鄭照新並與現場企業領袖、專家學者及產業代表,就「產業升級」、「智慧場館」與「投資機遇」三大主軸深入交流,展現臺中邁向智慧城市與推動經濟發展的堅定決心與成果。

臺中市經發局局長張峰源表示,臺中是產業重鎮,除機械、工具機、航太、自行車等產業,產值介於1,000億至1,800億元之間外,中科產值第一的產業,則是半導體產業。根據科學園區統計資料顯示,疫情前,中科年產值約8,000億元。其中,半導體產業約佔6,000億元;但至2024年全臺半導體產值逾4兆元。其中,南科逾2兆元,竹科逾1兆元,中科逾1兆元。

臺中市光學產業排名也很強,包括手機高階鏡頭鏡片,均來自大立光等廠商,年產值約600億元,還有友達中科的面板。另工具機年產值1,000億元,外銷比率非常重,主力市場包括歐洲、日本及美國。其中,美國市場佔四分之一,所以,不管匯率或美國關稅政策,對臺中機械產業是影響很大。

臺中市運動局局長遊志祥說,市長盧秀燕上任以來,積極創造幸福城市,其中一環節,一定要做到「酷運動、酷城市」。

臺中市人口這幾來成長很快,每年至少1萬多人,慢慢移入臺中,目前臺中市人口286萬人,成爲全臺第二大城,依運動人口比例85.3%換算,臺中市運動人口約244萬人,可產生運動經濟。

遊志祥強調,運動這幾年已變成顯學,民間投入更多資金,開設場館,2023年至2025年列管與掌管、輔導稽查達553家,包括羽球館、跆拳道館、柔道館,及健身房,民間之所以願意投資健身產業,就是看到產業在成長。

尤其,運動不再是以前「土法煉鋼」,而是隱藏很多運動科學;臺灣代表隊2024年贏得首座世界棒球12強冠軍,引爆棒球熱,臺中市府將在水湳打造可容納3萬人的「臺中超巨蛋」,預計2030年前完工啓用,讓國際賽事都可落腳在臺中。

臺中市正推動足球運動,因爲全世界最大運動產業,不是籃球、也不是棒球,而是足球,臺中市府積極推動足球,除打造符合國際足協標準的足球場,未來計劃爭取舉辦「亞洲足球聯盟」的足球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