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幸妤豪宅12年滯銷…最終賠千萬脫手!臺中頂級市場買賣現場全解密

陳幸妤持有12年滯銷豪宅「聯聚方庭」最終以8500萬元脫手,實際賠售估逾千萬,臺中高端市場持有風險與轉手難度再度成爲話題。記者黃寅/攝影

臺中豪宅市場近日再度引發討論,主因是知名社區「聯聚方庭」一戶頂樓特殊戶,前屋主正是前總統女兒陳幸妤。這戶自2012年以8750萬元購入,爲頂樓兩戶打通的毛胚特殊戶,坪數高達160餘坪。當時陳幸妤隔年即掛售、甚至一度加價至1.18億元,卻長年賣不掉,最終於2024年以8500萬元成交,換算帳面損失250萬元,實際加上12年管理費、稅金、貸款利息等持有成本,市場估計賠售金額恐達800至1000萬元。

豪宅滯銷主因解析:身分話題、特殊規格、轉手難度高

這戶豪宅遲遲賣不掉,原因並非價格過高。節目分析指出,除了因屋主身分特殊,每次有價格波動媒體都會大幅報導,使不少有錢人忌諱接手;另有傳言指運勢與風水等觀感也影響買氣。此外,該戶爲頂樓兩戶打通、格局弧形、毛胚交屋,加上高管理費與稅賦,讓潛在買家多觀望、不敢貿然承接。

據透露,陳幸妤當初買下此戶,主要爲子女就學臺中名校考量,但最終並未入住,僅偶爾使用公設,屋況維持原狀。

十二年間價格拉鋸,最高一度喊價1.18億元,市場卻持續冷淡,直到2024年才以全現金成交,由同社區其他棟熟悉建商的買方接手。

同區豪宅「一棟難賣」成常態 市政路、高樓層規劃未必受青睞

節目補充,鄰近市政路的豪宅「新朗日匯」同樣長期滯銷,曾歷經多次更名及產權糾紛,成屋多年成交稀少。分析認爲,臺中豪宅客偏愛低調神秘的巷弄大基地,對馬路正面的高樓層大坪數產品反而興趣有限,加上某些特殊格局與規劃,更加深滯銷壓力。

長持成本高昂 投資報酬率與市場變化需評估

以此案爲例,豪宅長期持有成本高昂,僅管理費就每月約三萬元,十二年下來累積360萬元,加上地價稅、房屋稅與貸款利息,實際賠售遠超帳面損失。反觀一般市區新三房12年前僅需900萬元,近年價值倍數成長,顯示豪宅轉手風險與一般住宅大相徑庭。

節目也舉出「鄉林美術館」等其他臺中知名滯銷豪宅,點燈率低、戶數有限,基地規模及產品規劃皆影響市場表現。反觀部分豪宅建商轉型推小坪數、真坪產品,未來百坪以上豪宅勢必越來越稀有、僅供少數客層。

豪宅市場走向:小衆化、品牌導向 買家需求轉變明顯

綜合觀察,臺中頂級住宅市場已轉爲小衆精緻路線,投資報酬率不及一般住宅,且受屋主身分、規劃、地點等多重因素影響。多數資深業者認爲,未來豪宅市場將以品牌、產品差異化取勝,普羅大衆則建議專注於自住與資本增值較佳的產品類型。

◎本文內容已獲 小王小大愛房事 授權改寫,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