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星緯烘焙甜點熱情不滅

陳星緯把旅法學藝8年的經驗,以最美好的味蕾記憶讓顧客從臺北一秒到巴黎。(粘耿豪攝)

星忱的法式甜點造型夢幻又精緻,與全統的生日蛋糕、水果塔做出產品線區隔。 (粘耿豪攝)

「覆盆子皇冠」等常溫點心與每日現烤麪包各有不同風味。(粘耿豪攝)

店內也提供多款禮盒供顧客選擇。(粘耿豪攝)

陳星緯師傅的甜點人生,是一段以毅力與熱情堆砌而成的旅程。對烘焙二代的他而言,麪包的奶香、麥香味不僅是童年回憶,更是如今的責任;他從未想過有一天會接手父親的烘焙事業,最終卻在甜點裡找到熱情,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陳星緯的甜點旅程始於亞太會館學徒,之後歷經臺北喜來登與W Hotel的歷練。2011年,他赴法觀摩世界盃甜點大賽,看到臺灣與法國選手分數的巨大落差,決心前往甜點發源地學習。

他當時既不懂法文,英文也不流利,僅帶着8萬元臺幣積蓄赴法,連無薪工作都因簽證受阻。兩度落榜的他,最終憑多年實務經驗進入甜點學校,靠逐字查字典學習,終於聽懂課程,並在實習與比賽中嶄露頭角,奪下兩項冠軍。

2019年他因父親健康因素返臺,不久後遇上疫情,隔年他接手自家品牌「全統」,從此肩負經營重任。回臺後,他同時創立新品牌「Brillante patisserie 星忱甜點」,這家店專注於法式小蛋糕、冰淇淋及冰淇淋蛋糕等產品,提供消費者不同體驗,避免與「全統」在天母地區的3家店產生直接競爭。

他對烘焙業懷有深厚的熱情,認爲烘焙業與其它行業不同,經營者即使晉升管理層,仍需親力親以確保產品的品質,這也是他作爲二代接班人的核心優勢。

面對原物料飆漲與政策衝擊成本,他直言利潤空間有限,但仍堅持「商品是命脈」,唯有高品質、快速創新與穩定,才能在便利商店與大型通路環伺下突圍,他並以「舵手與水手」比喻經營心法:「方向正確,船隻就能前行。」

提到員工的管理,他從嚴苛轉向因材施教,不再要求人人成爲冠軍,而是支持各自的職涯目標;他甚至願砸重金邀國際名師來臺客座,視團隊爲「夥伴」而非單純員工,建立共好文化。

陳星緯也分享創作甜點的靈感來自日常觀察,舉凡街燈線條或飯店燈絲都能化爲甜點設計,代表作「星忱」蛋糕結合7種不同層次和風味的香草元素成爲熱銷品,他笑說,常因半夜靈感突發就進廚房試作,第2天即上架,讓許多新舊顧客驚喜不斷。

對於未來,陳星緯展現了順應趨勢的開放態度,認爲每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環境和趨勢。他對20年後的烘焙業充滿不確定性,提及AI的發展可能會減少對人力的需求,甚至質疑屆時是否還有奶油、麪粉,或人們是否仍會吃蛋糕,他認爲經營者應「順應趨勢」而非「改變趨勢」,但必須「抓住趨勢」。

他表示,此生若沒有遇到甜點,他仍會選擇從事餐飲業、擔任廚師,因爲他喜歡製作食物,並從顧客對其產品的認同中獲得極大成就感。這種成就感的發現,來自他當年在亞太會館擔任學徒時期,進入飯店半年後,他首次獨立完成一個蛋糕並上架販售,當他看到客人付錢將蛋糕買走時,他感動到落淚,這對他而言是巨大肯定與成就。

回顧一路走來,陳星緯提出「30歲理論」:30歲前專注學習,30歲後迎接收成,並坦言未來難以預測,但唯一不變的是他對甜點的熱情與執着,「唯有持續堅持,才能跨越時間的考驗」,這是陳星緯爲自己、自家品牌與臺灣烘焙產業許下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