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聲音」反而是最震撼
大罷免落幕,經過大半年的喧譁折騰,一切都回歸到原點,而難以估算的人力物力似乎都虛擲了。結果說明一件事:人民要求的是安定。投票前罷團的聲量雖然很大,也獲得許多人熱烈歡迎。投票結果卻可發現,站出來力挺的人雖然很多,未表態出聲的卻更多。沉默可能是最讓人震撼的聲音。
罷免雖是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但是發動罷免總是不得已才爲之的行爲。任何民代或縣市首長,不可能每件事都做到人人歡喜,在公職位置上,難免有些作爲讓人不滿意,或招惹民怨的地方。但是否有重大到非將他罷免掉不可的地步,就有值得商榷之處。若有貪贓枉法的重大罪行,自可循法律途徑予以制裁,而非採取罷免的政治手段。從罷免案的結果來解讀廣大選民的心態,可能是即使對某立委不甚滿意,卻認爲尚未達到非得將其罷免掉不可的地步。或許這是罷免案無法通過的主因。
就罷團方而言,如果僅針對幾個指標性立委,集中火力或尚有達標可能性,但採取無差別的全面性罷免方式,認爲亂槍打鳥好歹也能打中幾個。殊料不僅火力分散,且讓人覺得根本是爲罷而罷,說服力明顯不足,這是戰略上的大錯誤。
大賣場與百貨雖有購物後若不滿意可退貨還錢的機制,但總不能所有買回家的東西,用一陣子後都說不滿意而要求退貨,如果這樣就天下大亂了。
罷免落幕,藍委雖保住位子,卻應更謙卑。因爲投票結果顯示,還是有很多人同意罷免,面對這些反對聲音,應更謙卑檢討。社會的祥和安定,纔是人民最大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