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君山怎麼贏1500萬?報導披露心理戰:故意讓曹軍突圍

沈君山(左)、曹興誠(右)30年前的一場棋局,衍生出1500萬元捐款,如今成爲輿論話題。(翻攝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臉書)

藍委翁曉玲指出,聯電前董事長曹興誠30年前曾承諾捐清華大學1500萬元,但清大至今現在都沒收到捐款。曹興誠迴應稱,當時自己直接把捐款支票交給沈君山,沈可能把錢拿去作其他公益用途,自己沒過問。挺曹人士也紛紛挖出當年報導佐證,但清大對有捐款的各種說法則一再否認。當年報導中提及,沈君山讓曹興誠三子,不久就包圍住黑棋,本可一舉殲滅,但那時斬獲無多,所以故意讓敵軍突圍,引來援兵,再予斬盡殺絕。

楊斯棓24日發文並PO出當年剪報指出,這1500萬元捐款,沈君山提用部分辦「顏晃徹通俗科學講座」。1996年的5月5日,第一次的「顏晃徹通俗科學講座」,由中研院院長李遠哲主講「雷射與化學」。「試問若沒捐成,這講座豈能辦成?」但對這樣的說法,清華大學25日再次予以否認。

而在楊斯棓貼出的《聯合報》剪報圖檔中,提到了沈君山下圍棋贏曹興誠的心理戰過程:沈君山授曹興誠三子(高手讓子稱爲授子,低手被讓子稱爲受子),知道有錢可贏,下得十分賣力,不久就將「曹軍」包圍住。本可一舉殲滅,但那時斬獲無多,所以故意讓敵軍突圍,引來援兵,再予斬盡殺絕。一盤棋最多可贏180子,終局後兩人討價還價,最後以50子成交。1子1萬,50子就是50萬美元。

報導還提到,這半年(當時),沈君山常提醒曹興誠「還債」,因爲臺幣不斷升值,會使他這位債權人吃虧。

按照當今圍棋規則,勝負不是算「子」而是算「目」,「贏1子」表示棋盤上拿掉一顆黑子換成白子,一來一去是「贏2目」;若縱橫19路棋盤全由白棋生存,則是贏361目,換算就是報導所稱「最多可贏180子」;所以沈君山對曹興誠「贏了50子」,換算成現行比目算法就是「贏了100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