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落定,再聽我說幾句

今天第二篇,簡單點。

隨着第四批次塵埃落定,今年中考高中階段的錄取告一段落,接下來會是補錄以及中職錄取。

補錄計劃會在25號出爐,對於尚未被錄取的同學,歡迎在25號晚上到區老師直播間看看,今年最後一期直播,慣例主要談談補錄的策略和建議,點擊下方【預約】,開播會彈出消息,也歡迎轉發給仍需補錄的同學,更歡迎已被錄取的來湊湊熱鬧。

第四批次,對我來說是波瀾不驚的。在今天早上第三批次中心城區分數偏低的情況下,第四批次整體分數偏低,以及民辦處境艱難是可以預料的。

有“第四批華附”之稱的十三中,分數線全靠滑檔,今年很多三、四梯度老三區考試在第三批被接住了,自然就不會有太多高分學生落到它那裡去,十三中便回到了原本的位置。

十三中尚且如此,何況其他。

至於民辦,去年開始,民辦的掙扎就是明牌。大環境不佳,學校和學位數量大幅增加,學費不見便宜多少,怎可能招得好?放一段官方描述:

查了一下,去年的情況則是:

民辦高中在學位大幅增加的前提下,錄取完成率下降4.45%,因此剩餘計劃比去年增加2300多個,而中外合作辦學錄取完成率更是下降近20%。

大家對民辦顯然更謹慎了。

其中,黃廣附屬招生量少,集團口碑好,錄取還是相當穩健。清遠鐵一重新回到600+,和其較好的口碑,極高的學費性價比,不錯的加工能力和高考數據有密切關係——清鐵也是我在第四批極力推薦的其中一所學校,比較欣慰。

此外,首屆招生,燒雞集團旗下的華文很高級中學,錄得507分1志願完成錄取,在卷生卷死的民辦,尤其是新校裡,也是一個亮點。衆所周知,燒雞主打明牌,風格就是卷,成績就是能出——我以它爲例子寫過一篇文章,它的招滿代表只要你能卷出成績確實就有市場。

統一說說幾個有代表性的話題。

話題一:復讀。

不滿意的,想復讀,理解。每天都有人私信我,我說過很多次了, 不展開了,還是建議先看這篇文章:。

無論初高中,首要都是孩子的決心,有決心,再談選哪裡復讀,再談性價比,再考慮別的。如果沒有,都是白搭。復讀推薦,可以考慮新東方和重本紫藤。

新東方復讀

重本紫藤復讀

話題二:補錄。

開頭說過,25號有補錄直播。但填報志願的場內補錄,只有沒有被任何學校錄取的同學纔可以參加,被錄取放棄不去是不可以的。當天得看過補錄數據纔好分析,直播預約如下:

話題三:場外錄取。

被錄取了又不滿意,又不想復讀,也不想去中職,還能怎麼辦?只有一個辦法,場外錄取。

場外錄取必然要冒風險,只是風險的高低,找不認識的中介,純粹走掛讀路線,風險係數更高一些(主要是掛讀的學籍風險),而且操作起來很麻煩,可能出現開學後你還不能去上學,要等待通知的情況。

這裡面就有個悖論,如果學校檔次差不多,你花更多的錢,還要冒風險,值得嗎?如果學校檔次可以提升很多,你孩子去了合適嗎?這是我建議大家考慮清楚的。

非要搞的話,直接和學校聯繫,而不是找中介操作的,會好一些。學校水平和錄取情況不同,具體要求也不同。

比如鐵外的要求,就是三梯度以上可以諮詢。

前面提到,鐵外學費屬於最低的一檔,學校環境不錯,成績不錯,口碑也不錯,和一衆新民辦比起來我是推薦的。它也不是來者不拒,有成績要求,如果達到了又對已經錄取的學校不滿意,就自己問問對比一下是否合適。

另外,今年一大堆普高線的民辦沒錄滿,爲了生存也是要想辦法招人的。如果真的這麼討厭自己已經被錄取的學校(但是當初爲什麼又要填呢?),直接通過學校公衆號找找聯繫方式問問情況,儘量不要找學位中介。

有個大家約定俗成的觀點,那就是去的學校越好,三年後高考就越好,全然不顧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然而每一年都有大量事實證明並不是這樣的,你看似去了更一般的學校,但你還是你,絕不是說沒去成更好的學校就吃虧了,也不代表你就在競爭中處於劣勢了。

所以,各位被錄取了還在焦慮的家長,甚至是明明考了高分卻又覺得被當時的夢中情校錄取了吃虧了的家長,聽我說一句,放下吧。

再次祝賀成功上岸的各位!一定要記住,中考只是漫漫人生的一小步,未來的路還很長。

區老師工作室的初稿銜接課即將開課,初高中理科秋季課程也已經出爐,有興趣的各位歡迎諮詢小助手叮噹老師。

又一年了,感謝大家的陪伴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