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寒冬?中古車融資業務衰退逾3至4成 原因曝光

臺灣車市買氣下滑。(圖:shutterstock/達志)

據臺北市租賃商業同業公會最新統計,2025年上半年租賃與分期市場總額達3,577億元,年增2.2%,延續「穩中微升」的格局。不過從細部結構來看,市場重心正悄然轉移,其中中古車融資業務衰退三至四成以上。

從上半年數據觀察,車輛及運輸設備承作金額爲1,328億元、年減5%,尤其中古車融資業務衰退三至四成以上,也讓車貸市場持續退燒;反觀資金貸與與原物料融資分別成長26.6%與17.5%,顯示租賃業者積極轉向企業週轉與生產資金需求。

租賃業者指出,2024年「山道猴子」事件引發社會輿論壓力,加上中古車與BNPL(先買後付)業務自律規範上路,使市場風控意識明顯提升。過去中古車貸是量的來源,也是風險的根源,如今市場更重視收益品質與資產品質。

從行業別觀察,市場焦點已明顯由車貸與物流轉向民生與實體經濟。運輸及倉儲業承作金額由729億元降至445億元,年減39%,爲衰退幅度最大行業;相對地,住宿及餐飲業由43億元增至86億元,年增97.6%,成爲成長最快領域。租賃業業者分析,這反映出市場結構正「由車轉工程、由物流轉生活」,餐飲、觀光與營建工程等內需型產業已成新興動能。

其中,營建工程業年增26.7%,受惠於政府推動公共建設、綠能專案與基礎設施更新,成爲市場穩定支撐力量。部分租賃公司也積極佈局再生能源設備、太陽能電廠、電動車與節能改裝等新業務,試圖在監理轉型與永續金融趨勢交會之際開創新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