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菜混搭法式魂、松露燒鵝超吸睛 4家中餐廳上新菜

▲國賓中餐廳新菜「松露墨羽三吃」。(圖/國賓中餐廳提供)

記者黃士原/臺北報導

春天來臨,不止西餐廳更換菜單,就連中式餐廳也推出新菜,神旺大飯店旗下「潮品集.潮坊」主打「潮菜西吃」,一口新增超過20道創意料理,臺北喜來登館的辰園有金錢雞、響米東星斑等經典「老菜新作」,國賓中餐廳則推出松露墨香黑天鵝三吃。

▲潮品集.潮坊「椒麻皮蛋豆腐」。(圖/潮品集.潮坊提供)

潮品集.潮坊

主打潮味創意料理與輕奢港點的「潮品集.潮坊」亮相,近日由榮譽主廚何炳木攜手「伯品廊」歐法主廚簡承濬,以西式技法演繹正宗潮味,打造「潮菜西吃」與「港點相機先食」的視覺系美食風潮。

開胃菜「椒麻皮蛋豆腐」注入法式情懷,以豬皮熬煮的高湯加入松花皮蛋爲底,冷藏凝膠後成凍,豬皮湯與板豆腐一同打製而成豆腐凍,椒麻微涼。金黃酥脆的「澎湖金沙小卷」,特選澎湖深海小卷裹上脆漿粉高溫酥炸,與鹹蛋黃拌炒,外層香酥、內裡保有海味多汁,鹹香濃郁又帶顆粒感。

▲潮品集.潮坊「波特醬羊小排」。(圖/潮品集.潮坊提供)

「波特醬羊小排」以姜蔥水與奇異果醃製去腥,細火慢煎再以中溫油封、高溫搶酥,佐以波特醬。以法式奶香封印澎湖海味的「香檳明蝦球」,香檳酒與白酒3:1的黃金比例,搭配香檳醋、蘑菇與茵𫈟蒿中火熬煮,再加入鮮奶油、檸檬汁與奶油拌勻。「洛神花低溫熟成鴨胸」將乾燥的洛神花、丁香、桂皮、檸檬皮及柳橙皮調製醬汁,酸香解膩。

▲潮品集.潮坊「咖啡焗肉排」。(圖/潮品集.潮坊提供)

「咖啡焗肉排」以咖啡酒與咖啡水浸泡醃製豬小排,再以特製咖啡醬悶煮、鎖住肉汁,油炸後焦香酥脆中帶點咖啡尾韻。「雀巢響螺鳳片」以米網皮炸至「雀巢」造型爲器皿,選用響螺中段鮮嫩部位與雞胸肉片清炒,是法式擺盤下的潮汕菜。

▲松露墨羽片皮鵝。(圖/國賓中餐廳提供)

國賓中餐廳

烤鴨是國賓中餐廳的招牌菜,春季新菜中首度推出「松露墨羽三吃」,將5公斤足重的鵝肉,鵝腹以松露醬與松露油醃製8至12小時,讓馥郁松露香氣滲入,外皮澆淋醋水後風乾,以松露墨魚皮水細緻刷覆全身,再次風乾,最後再入爐炭火慢烤至外皮薄脆酥香。

品嚐時,由主廚先取鵝胸酥皮製作「片皮鵝」,以捲餅搭配洋蔥、黃瓜與松露醬,酥脆爽口;接着品嚐鵝腿部位,佐以松露鹽;最後,將鵝骨架拌炒秘製風味料,蒜香與乾貝鮮甜層層疊進。

此外,「雞汁雪菜綠筍」選用當季盛產的在地綠竹筍,切塊後經高溫過油,以去除澀味。接着爆香青蔥,拌入細碎的雪菜末翻炒,使每一塊竹筍均勻吸附雪菜的微妙鹹香,最後倒入雞高湯燉煮,層層疊加風味,使整體香氣更顯濃郁。

▲國賓中餐廳「麻辣沸騰魚」。(圖/國賓中餐廳提供)

「麻辣沸騰魚」融合粵菜的油泡技法與川菜的麻辣風味,主廚選用紅條魚,先片開魚頭與魚尾蒸制,又將去骨取肉的魚片以粵式低溫油泡的技法烹調,使肉質滑嫩細膩,使用煸炒的芹菜與蒜苗絲鋪墊;最後,以幹辣椒與鮮花椒爆香後淋上,釋放濃烈麻辣風味。

▲國賓中餐廳「20年陳皮咕咾肉」。(圖/國賓中餐廳提供)

「20年陳皮咕咾肉」由成熟的大紅柑曬制而成的陳皮,主廚將20年的陳皮浸泡軟化,加入番茄糖醋醬內,梅花豬肉切片捲起後以中溫油炸至表面金黃,再加入鳳梨、青椒、洋蔥、梅子番茄,佐上20年陳皮的番茄糖醋醬一同拌炒,青蔬水果與咕咾肉搭配味型層次豐富。

▲辰園即日起至6月30日推出春季新味。(圖/臺北喜來登提供)

辰園

臺北喜來登地下一樓的粵菜餐廳「辰園」,即日起至6月30日推出春季新味,由港籍燒臘大師楊華廣行政主廚,與擅長廣東料理的康智翔主廚雙廚聯手,將鎮店招牌燒鵝變化演繹「至尊乾坤燒鵝」、「老酒鴨舌」、考驗火候的酒樓菜「有米豬」、近乎絕跡的「金錢雞」、「響米東星斑」等,匯聚傳統與創新的經典粵味。

▲辰園「至尊乾坤燒鵝」。(圖/臺北喜來登提供)

新味餐廳首推「至尊乾坤燒鵝」,是招牌菜「黃金片皮鵝」的升級版,楊華廣行政主廚選用淨重4.2公斤重的雲林白羅曼母鵝,不同以往於鵝腹中刷上醃料、而是填入煨煮入味的南非六頭鮑與野生鱸魚筒膠,以鋼針縫起後經燙皮、打氣、外皮刷上醋水與風乾6至8小時等多道工序,再以傳統明爐懸掛烘烤。

「至尊乾坤燒鵝」一吃片皮捲餅,夾入蔥白與甜麪醬,強調鵝皮薄酥、香脆不膩。二吃取出釀在鵝腹內的花膠與鮑魚,上桌前再淋上鵝身汁水與鮑汁現煮醬汁。三吃爲鵝腿斬件,淋上鮮濃鮑汁。四吃鵝骨枸杞燉清湯,取鵝骨細熬至湯色如茶,再以枸杞提甘調味,清香不膩。

▲辰園「吊燒古法金錢雞」。(圖/臺北喜來登提供)

▲辰園「響米海鮮東星斑」。(圖/臺北喜來登提供)

傳統酒樓手工菜「吊燒古法金錢雞」選用豬白膘以砂糖與玫瑰露酒醃製超過7日以上,因糖化而成透明的「冰肉」,堆疊上嫩雞肝及掛糖燒製的豔紅赤肉一同燒製,過程中糖香、焦香與油脂融合,令每一口都充滿多層次的滋味。

以西施泡飯所改良而成的「響米海鮮東星斑」,選用肉質細嫩的野生澎湖東星斑,剔骨取肉清蒸帶出鮮甜原味,上桌撒上酥炸的金黃泰國香米,再淋上以魚骨慢熬6小時的金湯,酥脆米粒與滾燙湯汁交融滋滋作響。

▲海峽會「粵宴」套餐供應到5月31日。(圖/記者黃士原攝)

海峽會

海峽會邀請曾任職於杜拜皇室御廚及多家國際酒店的名廚鄺啓明,與廚藝總監方永銘聯手推出「粵宴」套餐,5月31日前限定,每位3800元起,提前3日預訂再送「黑金海膽燕皮燒賣皇」及「潮式鹿菲力雲勝粿」兩款港式創意點心。

燉湯是粵菜的特色之一,套餐中的「松茸春筍竹笙燉響螺」,運用雙重蒸燉方式,首先選用松茸、老雞、豬赤肉、雞腳等食材蒸燉超過6小時,隨後將幹響螺、時令春筍、竹笙、小瑤柱及松茸片等食材疊加蒸燉。

▲海峽會禿油手拆蟹粉扒蟠龍紅條斑」。(圖/記者黃士原攝)

「禿油手拆蟹粉扒蟠龍紅條斑」先將紅𫊻蒸熟,再以手工拆取蟹肉,同時用豬油與蟹殼慢火煉油,再與蟹肉煸炒,接着拌入濃郁蟹膏與高湯,細火煮至湯汁收幹。搭配以紹興酒文火細工浸煮的石斑菲力。

▲海峽會「焗酥炸紅曲豬肋排佐泡菜」。(圖/記者黃士原攝)

「焗酥炸紅曲豬肋排佐泡菜」則是取經臺灣常見的「紅糟肉」,將豬肋排以秘製醬料醃製入味後,酥炸至脆口外皮,再借由烘烤鎖住肉質鮮嫩與紅曲香氣,搭配以麻椒及泡椒醃製的四川泡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