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瞎媽媽代孕作文題 翰林道歉

生活熱門

114年臺北區高中學測模擬考試作文試題「我的媽媽是代理孕母」,要求學生以第一人稱撰寫,描述內心想法與感受,引發議論。出版試題的翰林公司昨天透過臉書坦承審題把關不周,對考生作答感到困惑或不適,深表歉意並承諾會檢討和改進,學生團體EdYouth昨天表示,考題設計應尊重家庭的多元樣貌,避免過度引導從而影響學生髮揮。

代理孕母在臺尚未合法,仍有倫理爭議,北模作文試題以此設定爲寫作情境,許多學生在社羣媒體上批評預設立場。學生團體EdYouth指出,題目直接將「媽媽」設定爲代理孕母的角色,忽視家庭結構、性別認同與生理條件的多樣性。因題目除強化「母職」的刻板印象外,忽略並非所有家庭組成皆具母親的角色;也並非所有身爲家庭成員中的母親,皆爲生理女性;更非所有生理女性皆有生育的可能與意願,對學生而言未必能想像。

翰林公司表示,會立即採取3措施,包括強化審題流程,邀請更多專業教師與專家參與,以更全面視角檢視每一道題目;建立多重審題機制,增加題目適切性、敏感性及倫理檢驗環節,確保試題兼具教育意義與符合社會期待。同時,會加強團隊專業訓練,以謹慎專業態度面對命題與審題工作。

長期推動代理孕母合法化的民衆黨立委陳昭姿10日表示,看到許多高中生討論北模作文題目「我的媽媽是代理孕母」令人不適,甚至有種被迫帶入一個不真實、難以承受情境的感覺,「我能理解同學的感受」,因爲該題目將學生鎖在單一敘事中,剝奪自由表達的可能,這不是鼓勵思考,而是限制思考。

陳昭姿建議,若出題者希望設計能引導正反思辨的「知性題」,題目可改成「是否支持代理孕母法制化」;若想做「情意題」,題目情境則可設計爲「若生在代孕合法的國家,我願意成爲代理孕母嗎?」

陳昭姿強調,代孕的核心價值在於「自主性」,當女性選擇成爲代孕,應是基於自主意願與身體決定,而非他人強加的角色,「可惜這次的北模作文題目正好忽視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