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巨花蛤」成金門打卡熱點 千人齊聚海放40萬顆花蛤苗

▲花蛤裝置藝術成打卡新亮點。(圖/記者林名揚翻攝,下同)

記者林名揚、郭玗潔/金門報導

金湖鎮公所28日於成功出海口廣場舉辦「2025金湖花蛤季千人魚、蛤苗放流暨成功花蛤裝置藝術啓用典禮」,在成功海灘平臺再度打造大型花蛤裝置藝術,並在典禮後將40萬顆花蛤苗齊放海中,吸引千人共襄盛舉,展現對海洋資源永續發展的重視。

花蛤(金門話稱:「沙ㄙㄨㄟˋ」)爲金門沿海特有的代表性物產,其外型近似蛤蜊,但花蛤的顏色以白色、乳黃、褐色爲主,外殼平滑、有鋸齒狀紋路或放射狀線條。因金門海域水質清澈、沙質潔淨,孕育出殼薄肉嫩、風味鮮甜的花蛤,深受民衆與旅客喜愛,隨着產業文化推廣與觀光發展,花蛤已然成爲金湖鎮成功的代表物產,每年舉辦的「花蛤季」活動,吸引遊客親身體驗挖蛤樂趣,並大啖現煮花蛤傳統料理,更爲金門春夏之交的重要旅遊盛事。

金湖鎮長陳文顧爲提升地方觀光知名度,以「花蛤意象」爲主題打造專屬地景地標,在正義里長陳偃武的協助,廣邀社區居民及地方仕紳共同參與,最終促成花蛤裝置藝術於成功海灘平臺落成,花蛤裝置藝術由文化部認證之傳統匠師—泥塑剪黏藝術家蔡鴻儀創作完成,形象生動、線條柔和,象徵着金門人對大海的依戀與對傳統產業的珍視,讓花蛤不僅是一道海味,也成了金門文化的象徵之一。

典禮後接續舉行「千人魚、蛤苗放流」活動,40萬顆花蛤苗齊放海中,象徵對海洋資源永續的重視與實踐,現場民衆熱情參與、扶老攜幼,共同投入放流行列,不僅增添活動熱度,也凝聚全民保育意識,展現金湖鎮推動海洋環境永續發展的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