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花蛤季揭序幕 千人放流40萬蛤苗、裝置藝術啟用
金湖鎮公所特別以「花蛤意象」爲主題,在成功海灘平臺打造大型裝置藝術,象徵金門人對大海的依戀與對傳統產業的珍視,還沒啓用就吸引大批遊客前往拍照打卡。記者蔡家蓁/攝影
金湖鎮公所今日上午在成功出海口廣場隆重舉辦「2025金湖花蛤季千人魚、蛤苗放流暨成功花蛤裝置藝術啓用典禮」,活動吸引大批民衆、社區居民及觀光遊客熱情參與,共放生40萬顆花蛤苗入海;此外,大型花蛤裝置藝術也正式啓用,爲金湖注入更多觀光新亮點。
此次活動由鎮長陳文顧主持,並偕同金湖鎮民代表會主席蔡乃靖、水產試驗所長李佳發、金湖分局長王貞惠及多位鎮民代表、里長共同剪綵,象徵花蛤季系列活動正式啓動。
花蛤(金門話稱「沙ㄙㄨㄟˋ」)是金門沿海具代表性的物產之一,外殼色澤多變,以白、乳黃、褐色爲主,肉質鮮嫩、風味甘甜,因當地海域水質清澈、沙質潔淨而深受消費者喜愛。隨着產業文化推動與觀光發展,花蛤不僅是成功地區的重要特產,更成爲金湖鎮春夏之交的旅遊主軸。「金湖花蛤季」結合挖蛤體驗、在地料理、裝置藝術及生態教育,年年吸引大量遊客參與,深具地方特色。
陳文顧表示,爲提升金湖觀光亮點,特別以「花蛤意象」爲主題,在成功海灘平臺打造大型裝置藝術,由文化部認證的傳統匠師、泥塑剪黏藝術家蔡鴻儀創作,融合傳統技藝與當代美學,象徵金門人對大海的依戀與對傳統產業的珍視。他指出,這項作品延續去年新市公園「漂浮跳房子」的設計理念,再次爲金湖增添具文化價值的公共藝術,也讓花蛤不只是盤中海味,更是金門文化的重要象徵。
典禮後隨即展開「千人魚、蛤苗放流」活動,鎮公所與民衆一同將40萬顆花蛤苗放流入海,象徵海洋資源永續與覆育精神。活動吸引許多親子家庭、地方團體扶老攜幼共襄盛舉,場面溫馨感人,也進一步強化全民對環境保育的重視。
陳文顧強調,永續觀光與海洋生態保育是金湖鎮施政的重要目標,透過每年花蛤季的舉辦,不僅讓遊客深入瞭解地方文化,也以實際行動守護金門珍貴海域。他期望藉由藝術裝置與放流活動,深化大衆對海洋資源永續的認同,讓金門海域生生不息。
金湖鎮民代表會主席蔡乃靖則表示,成功花蛤裝置藝術與復國墩大螃蟹地標遙相呼應,是金湖鎮觀光推廣的重大成果之一;他感謝地方各界與居民的熱情參與,並呼籲大家持續守護這片美麗海域,讓珍貴資源得以代代相傳,永續延續。
金湖鎮公所今日舉辦「金湖花蛤季千人魚、蛤苗放流,鎮長陳文顧(左三)偕同金湖鎮民代表會主席蔡乃靖(左四)及多位鎮民代表、里長一起放流魚、蛤苗。記者蔡家蓁/攝影
金湖鎮公所今日上午在成功出海口廣場隆重舉辦「2025金湖花蛤季千人魚、蛤苗放流暨成功花蛤裝置藝術啓用典禮」,活動吸引大批民衆、社區居民及觀光遊客熱情參與。記者蔡家蓁/攝影
大型花蛤裝置藝術今天也正式舉行剪綵啓用典禮,爲金湖注入更多觀光新亮點。記者蔡家蓁/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