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九成江蘇人知曉“蘇超”!這份報告看點多
點擊預約
7月1日,從國家統計局江蘇調查總隊獲悉,近期國家統計局江蘇調查總隊對全省3189位常住居民開展的專題調研顯示,“蘇超”成功收穫羣衆的關注度與美譽度。“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蘇超”)從‘賽事’發展爲‘賽市’,再由‘賽市’演變爲‘賽勢’,已然成爲江蘇活力四射的新名片與經濟發展的新賽道。”江蘇調查總隊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
全民矚目:超九成江蘇人知曉,非球迷成主力軍
賽事傳播力和關注羣體十分廣泛。本次賽事創新傳播矩陣,實現了“官方推介和民間創作”的全方位傳播,形成“出圈”效應。截至6月21日,短視頻平臺、#蘇超聯賽等話題的播放量已突破110億次。
調查顯示,超九成(95.2%)江蘇居民知曉蘇超,涵蓋職場人士、學生、農民、家庭主婦、退休人員等各類羣體,其中非常瞭解的佔近三分之一。58.5%的居民表示,關注“蘇超”的根源是網絡熱點話題帶動,關注人羣中非傳統球迷羣體佔比近八成。網絡平臺是居民瞭解“蘇超”的第一渠道。其中,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佔79.6%,微信等社交媒體佔58.0%;電視廣播媒體佔28.1%,身邊朋友推薦等口碑傳播佔24.3%。
觀賽熱潮:主場客場皆火爆,文旅消費慾涌動
賽事吸引力和觀賽需求日益高漲。媒體數據顯示,在比賽場館升級的加持下,聯賽現場觀賽人數從第一輪的場均7745人升至第四輪25802人,第五輪揭幕戰更達36712人。調查顯示,逾八成(84.2%)居民有觀賽意願。52.1%的居民表示觀看過“蘇超”比賽,另有32.1%的居民表示目前沒看但後續打算看。近六成(57.4%)居民明確表示會購票在本城觀看主場比賽,近三成(28.1%)居民表示會購票去往客場助威。連雲港的陳先生表示準備爲孩子報名參加足球訓練班,現在高鐵往返特別方便,也有去相關城市短途一兩天旅行並觀看比賽的打算。
經濟共振:賽事撬動消費鏈,文旅體育雙升溫
賽事影響力與刺激消費互促共振。賽事經濟撬動消費,成爲激發城市消費活力的新引擎,超八成(80.4%)居民感受到賽事對日常生活和消費帶來的積極影響。從受訪居民對下半年的家庭消費預期看,58.9%的居民表示會因“蘇超”增加體育方面(包括運動、培訓、買裝備等)的消費;65.5%的居民表示會因“蘇超”增加文化旅遊方面的消費。62.3%的居民會購買“蘇超”周邊衍生品,30.6%的居民有強烈意願購買包含景區、餐飲、住宿折扣在內的“門票+文旅套餐”。近九成(88.7%)居民感受到賽事對經濟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如“拉動餐飲、住宿行業消費增長”(選擇佔比74.9%),“吸引外地遊客,促進旅遊業發展”(佔比70.2%)等。
城市共鳴:全民參與鑄認同,純粹初心獲點贊
賽事凝聚力與城市榮譽感深度交融。“蘇超”以“全民參與+城市榮譽”爲理念,在培育足球文化,引導體育產業發展的同時,推進了城市形象塑造和城市歸屬感強化。超九成(92.6%)居民表示感受到賽事對城市文化體育帶來的積極影響。其中,69.3%的居民反映“增強了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60.5%反映“推廣足球文化,擴大大衆體育參與”。50.2%的居民認爲,“蘇超”火爆的主因在於“草根屬性強,順應民衆需求”。來自安徽的球迷張先生表示,一家人於6月15日來徐州觀賽,身處奧體3萬觀衆中,感受到熱血沸騰的全民參與,這種純粹感遠超職業聯賽。
未來展望:補鏈強鏈待發力,品牌價值需深耕
儘管成績亮眼,蘇超仍有提升空間。居民建議集中在兩方面:一是強化“賽事+文旅”融合,48.8%的人期待高性價比的“門票+景區+餐飲+住宿”套餐,希望各地加強與商家合作,推出一站式服務;二是豐富衍生品開發,72.0%的消費者青睞城市形象公仔,47.5%期待城市特色IP聯名,44.3%想要實用且具收藏價值的球衣裝備。
從社區球場到城市名片,從觀賽熱情到消費活力,蘇超的故事仍在續寫。這場由全民參與點燃的足球熱,正成爲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抹亮色,更折射出體育賽事與城市共生共榮的無限可能。
來源 | 交匯點新聞
徐州廣電編輯 | 李豔敏
一審丨蔣莉
二審丨朱宸昕
三審丨張清
轉發+在看,告訴身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