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食物出包!奇亞籽、亞麻籽檢出重金屬 3產品超標恐傷腎
消基會於3月針對奇亞籽、亞麻籽與藜麥共24件樣品進行農藥殘留與重金屬含量測試,竟發現3件奇亞籽產品檢出砷或鉛、8件亞麻籽產品檢出鎘,其中3件超過法定標準。(圖/消基會)
被譽爲「超級食物」的奇亞籽、亞麻籽與藜麥因富含營養成分,深受注重健康與飲食控制的消費者青睞,然而消基會於3月針對奇亞籽、亞麻籽與藜麥共24件樣品進行農藥殘留與重金屬含量測試,竟發現3件奇亞籽產品檢出砷或鉛、8件亞麻籽產品檢出鎘,其中3件超過法定標準,恐影響腎臟與骨骼健康,消基會建議,企業應主動送檢販售商品,以免出意外毀壞商譽。
消基會說明,本次抽樣樣品分別來自臺北、新北及各大電商平臺,標示產地涵蓋臺灣、秘魯、墨西哥、加拿大、阿根廷、中國大陸、美國等地,也包含2件未標示產地的產品。
在標示調查部分,20件包裝商品中有3件不符《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缺失分別爲使用簡體中文標示、缺乏營養標示、標示2個保存期限,恐誤導消費者;另1件電商平臺販售、由韓國出貨的商品則因全爲韓文標示,不在《食安法》規範之列,至於4件散裝樣品中,則有1件未標產地。
重金屬測試針對砷、鉛、鎘與汞四項進行,結果顯示奇亞籽產品中有3件檢出砷或鉛,雖然含量皆低於參考限值,但仍顯示潛在風險;亞麻籽部分,8件樣品中均檢出鎘,其中3件超過法定標準,恐影響腎臟與骨骼健康;藜麥類則有2件砷檢出、8件檢出鎘,1件鉛含量疑似超過標準,須主管機關進一步釐清;汞則所有樣品皆未檢出。
針對此次調查結果,消基會建議主管機關加強電商平臺標示管理,落實進口產品監測機制,並持續進行抽驗;對於業者,也應主動確保商品品質與標示正確,並明確告知消費者食用方法與警語,如此才能真正讓健康食品在市場上贏得信任,也保障消費者的健康權益。
消基會補充,雖然「超級食物」標榜營養豐富,消費者仍需注意食用份量與方法。奇亞籽富含膳食纖維,過量恐致腹脹或吞嚥困難,應避免幹吃;亞麻籽含有氰甙類,建議烘烤或研磨後再食用,特別是服用抗凝血劑者應先諮詢醫師;藜麥則含有皁苷,需充分清洗以避免腸胃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