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研發“加速度”丨長沙量子研發中心:探秘量子世界,讓量子奧秘“看得見”!

(原標題:長沙研發“加速度”丨長沙量子研發中心:探秘量子世界,讓量子奧秘“看得見”!)

(視頻。星辰全媒體記者 郭鳳湘 攝製)

星辰在線8月13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郭鳳湘)在長沙量子研發中心展區,麪粉顆粒在一束激光中靜靜懸浮,由長沙量子研發中心研製的離子阱原理演示機,用最直觀的方式向記者展示着量子世界的奧秘。這家紮根於長沙大澤湖海歸小鎮·湘商總部基地的創新企業,以中科院技術爲底座,讓神秘的量子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場,爲長沙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建設注入“微觀世界”的創新動能。

(長沙量子研發中心展區。)

多個量子產品實現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場”

離子阱原理演示機的玻璃罩內,麪粉顆粒在激光操控下懸浮、移動,研發團隊用麪粉替代離子,讓參觀者直觀看到“量子囚禁”的模擬過程。這款專爲大中小學生設計的科普設備,用通俗方式解析電磁學與量子物理核心原理,已被湖南多所高校採購用於物理教學。

“真正的量子操控,藏在零下100攝氏度的芯片裡。”長沙量子研發中心董事長李丹解釋道,這套設備能將溫度穩定在0.001攝氏度的精度,讓離子在極端環境中保持穩定狀態,爲量子精密測量提供“超潔淨”實驗場。更令人期待的是正在攻關的離子探針,研發團隊將原本中巴車大小的測量平臺壓縮至芯片尺度,實現了量子操控的微型化突破。

“美國對量子設備的出口限制,反而倒逼我們走出了自主路。”李丹介紹,今年3月,長沙全球量子研發中心項目在大澤湖海歸小鎮·湘商總部基地正式啓動運營,併發布國產首臺套光腔鎖頻儀,助推量子科技這一未來產業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場”。

(光腔鎖頻儀。)

光腔鎖頻儀外殼約電腦機箱大小,卻藏着打破國外壟斷的硬核實力,成功攻克激光器頻率鎖定的核心難題,在光學腔體精密加工、超穩激光頻率鎖定、環境噪聲抑制、智能溫控補償等關鍵技術環節取得突破,頻率穩定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目前,該設備已實現樣機驗證,入圍2025年長沙市重大科技成果。

成立一年來,中心已經形成了多項產業化核心專利,完成科研成果原理驗證形成了產品樣機,目前正積極推動應用場景的示範性合作。

產學研用培育量子產業人才

技術的快速迭代,離不開人才梯隊的支撐。長沙量子研發中心正通過“產學研用”協同生態,爲量子產業培育後備力量。

“我們在湖南省各高校打造了‘產學研用’協同生態,與湖南師範大學開展共建‘量子技術實習教學基地’,與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成立‘量子技術與創新聯合實驗室’。”李丹介紹。中心積極響應國家“科學教育進校園”政策導向,踐行“未來產業從娃娃抓起”產業宣導,研發XR虛擬沉浸式教學和AI量子研發平臺兩大教學系統,讓學生在互動體驗中增長量子知識。

(記者體驗XR虛擬沉浸式教學系統。圖片均爲 星辰全媒體記者 郭鳳湘 攝)

在“量子教學模擬機”前,記者體驗了XR虛擬沉浸式教學系統,戴上設備,可“穿越”到宇宙深處或人體細胞內,在互動實驗中理解“世界萬物皆量子”的底層邏輯。該系統面向小學至高中學生進行量子科普,而另一套系統——AI量子研發平臺則幫大學生完成從理論到實操的過渡。

長沙量子研發中心的快速成長,離不開腳下這片土壤的滋養。湖南海創招商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曹勝傑介紹,望城區出臺了“海創園36條”“青年人才8條”等人才政策,爲人才提供住房、科研經費等專項支持。這裡環境優美,不遠處就是大澤湖近自然溼地公園,更多人願意選擇長沙“低生活成本、高生活品質”的幸福生態圈。同時,園區聚焦成長型、硬技術企業,提供陪伴式服務與深度投資合作,助力企業共同成長。目前已有永杉鋰業、長沙量子研發中心等企業入駐,入駐率達到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