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研發“加速度”|湖南雲儲斯蔚普:退役電池“再生”記
(原標題:長沙研發“加速度”|湖南雲儲斯蔚普:退役電池“再生”記)
(採訪視頻。)
星辰在線7月22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李政倫 實習生 餘若嘉)在湖南湘江新區蓮花鎮的實驗室裡,一塊從新能源公交車上“退役”的磷酸鐵鋰電池正經歷一場“體檢革命”——短短三到五分鐘,它的健康狀況、剩餘容量便被精確診斷並自動分級。幾天後,它將被重組進新型儲能系統,爲城市電網削峰填谷注入綠色動力。
這是湖南雲儲斯蔚普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雲儲斯蔚普”)的日常。這家由中國五礦旗下長沙礦冶院、五礦新能、豐田汽車及明和產業四方強強聯合、注資1億元成立的新銳企業,正以顛覆性技術叩開千億級退役電池循環利用市場的大門。
(雲儲斯蔚普引入並升級豐田“Sweep”技術,使電池診斷分級只需要3至5分鐘。星辰全媒體記者李政倫攝)
三關破壁,退役電池“再就業”
退役電池的梯次利用聽似簡單,實則佈滿技術荊棘。總經理熊偉坦言三大難關:快速“體檢”、兼容運行、在線運維。傳統檢測一個電池包動輒十幾小時,而云儲斯蔚普引入並升級豐田“Sweep”技術,僅用泡杯茶的時間,便完成診斷與分級,效率提升數百倍。
“讓容量不一、‘高矮不同’的電池在同一系統安全穩定工作,是第二道坎。”團隊開發的主動均衡技術,巧妙化解矛盾——即使容量相差40%的電池,也能協同輸出。更關鍵的是第三項運維突破:系統運行中某塊電池若突發“急症”,無需斷電即可在線“手術”更換,保障電力供應如常流暢。歷經七年攻關,這三項核心技術已從實驗室成功走向商業化應用。
雙鏈閉環,長沙方案驅動零碳未來
一塊電池在雲儲斯蔚普的旅程,勾勒出清晰的綠色閉環:從新能源汽車“退役”後,經科學分級,高容量電池重組爲大型儲能系統,服務電網調峰;中容量電池用於路燈、基站備電;直至能量耗盡,再被精細拆解——銅箔、鋁箔、富含鋰的“黑粉”重歸生產線,成爲新電池的“營養基”。這一完整的“電池-梯次利用-再生材料”閉環產業鏈,有效避免了新電池製造過程中的大量資源消耗與碳排放。
公司更深遠的佈局,是與長沙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戰略同頻共振:依託長沙礦冶院70年科研積澱與湖南領先的新能源材料產能,將國際技術深度本土化,鍛造適配中國主流磷酸鐵鋰電池的“長沙方案”;同時計劃在新能源車密集區建立零碳循環基地,實現電池“生於斯,用於斯,歸於斯”的終極環保理想。
綠色雄心,劍指全球研發標杆
面對2030年全國數百萬噸退役電池、數千億市場的澎湃浪潮,雲儲斯蔚普的視野早已超越技術本身。四方股東匯聚中日頂尖產業與市場資源,旨在打造一個貫通“動力/儲能電池-梯次利用-資源再生”全鏈條的全球循環經濟標杆。其落戶長沙,不僅補強了湖南新能源產業鏈關鍵一環,更以“取之於當地,用之於當地,環保於當地”的零碳理念,爲新能源產業密集區域提供了可複製的綠色範本。
雲儲斯蔚普的實踐,不僅爲退役動力電池的高效循環利用提供了切實可行的“長沙方案”,更成爲長沙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進程中一個閃亮的產業創新標杆。依託長沙深厚的科研積澱與產業基礎,匯聚中外頂尖資源,公司正引領構建貫通電池全生命週期的綠色閉環產業鏈。其核心技術的突破與規模化應用,將極大推動資源節約與低碳發展,爲全球電池循環經濟貢獻中國智慧和長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