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錢”加速入市!首隻險資私募證券基金二期獲批 一期500億已全部投出

《科創板日報》3月12日訊(記者 餘詩琪)險資長錢入市有了新進展。

近日,金融監管總局正式批覆同意中國人壽繼續聯合相關機構共同發起設立鴻鵠基金二期。

鴻鵠基金全稱鴻鵠志遠(上海)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有限公司,由中國人壽與新華保險各出資250億元共同設立,是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的首批先行試點項目,也是首個險企設立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兩家大型險企的動作非常快。2024年2月29日鴻鵠基金正式成立,一天後就完成了備案,於當年3月4日正式啓動投資。

一年後,鴻鵠基金首期500億元已經全部投出。據中國人壽披露,截至2025年3月初,鴻鵠基金已成功投資落地500億元,實現風險低於基準、收益高於基準的良好業績表現。

財聯社創投通-執中數據顯示,鴻鵠基金直投了伊利股份、陝西煤業兩家上市公司,分別持股1.88%、0.72%。根據相關上市公司三季報信息顯示,該基金已成爲陝煤股份第十大股東、伊利股份第七大股東。

鴻鵠基金二期的獲批,意味着帶來了更多“子彈”。中國人壽集團旗下資產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打通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卡點堵點,將爲險資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未來,中國人壽資產公司將繼續堅持着眼長遠進行佈局,完善長週期考覈機制,強化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努力實現支持資本市場發展和穩定長期收益的雙贏局面。

在險資入市上,今年重磅政策不斷。1月,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財政部等多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了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具體落實舉措。其中重要內容之一即爲提升商業保險資金A股投資比例與穩定性。方案提出,力爭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於投資A股。此外,第二批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將在2025年上半年落實到位,規模不低於1000億元

近期的另一項政策則爲險資進一步打開了一級市場股權投資的大門。3月5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關於進一步擴大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允許險資參股投資金融資產投資公司通過附屬機構發行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據《科創板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過去一年,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簽約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規模已經超過了3000億元。

今年以來,在一級市場基金的背後頻頻看到險資的身影。此前,陽光人壽與中信資本合作成立總規模45億元的併購基金;平安健康保險有限公司出資1億元,成了德弘資本旗下基金的新LP。

在更早時間,中國保險投資基金在合肥落地了200億元規模的股權投資基金;深圳市引導基金、前海管理局則與太平資本共同發起,總規模100億元的太平保險基金項目。

曾向險資募資的硬科技投資負責人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從實際感受來說,險資對投資一級市場的態度確實是越來越積極,但募資流程和考覈依然比常規情況要複雜,尤其看重歷史投資業績評估,想要拿到險資的錢,需要有相當過硬的履歷。

險資機構的投資負責人曾表示,出於收益與安全的訴求,保險資金不特別追求特別高的超額收益,而是更加註重確定性、穩定的每年現金分紅以及資金安全性保障。在合作對象上,保險資金也更傾向與有政府背景、有確定性兜底能力的大型GP公司合作;喜歡與有產業背景的GP方或產業方交流,因爲這些GP或產業方在產業資源理解、運營整合方面經驗豐富,有助於提升併購後整合和公司運營管理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