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顧思覺失調兒崩潰!基隆媽「想帶他走」失敗 一審判決出爐

▲基隆吳女長期照顧思覺失調症的兒子,因此身心俱疲,企圖結束兒子生命。(圖/ETtoday資料照)

記者郭世賢、莊智勝/基隆報導

基隆一名母親吳女因長期照顧罹患思覺失調症的未成年兒子,因此身心俱疲,竟基於殺人犯意,偷偷在湯中摻入安眠藥物,並趁着兒子失去意識時點燃木炭,想借此以一氧化碳結束兒子生命,直到兒子遭濃煙嗆醒後報警處理,全案才因此曝光。基隆地院法官審理後,依成年人故意對少年犯殺人未遂罪,判處母親吳女有期徒刑2年8月。可上訴。

檢警調查,吳女與被害少年爲母子關係,少年因患有妄想型思覺失調症,雖有藥物治療,但卻缺乏病識感而未按時服藥;吳女長期照護兒子,身心俱疲,遂因此起了殺心,並於113年7月24日上午9時許前往速食餐廳購買餐點,回到處住後將醫師開立的安眠藥物搗碎,摻入湯中給兒子作爲午餐食用。

少年吃完午餐後因藥效發作而陷入昏睡,同日下午4時許,吳女前往雜貨店購買木炭,並將兒子臥房門窗緊閉,在門窗縫隙中塞入塑膠袋製造密室,並將木炭放置於鐵鍋中點燃,以燒炭擬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方式結束兒子生命。但少年於當天晚間6時42分許被濃煙嗆醒,並報警處理,全案因此曝光。

基隆地院法官審酌,吳女乃少年母親,且是主要照顧者,因少年未配合醫囑服藥及回診,治療效果不彰,吳女長期照護及管教無力而身心俱疲,面臨生活壓力打擊,徘徊在生存線上掙扎,而萌生結束兒子生命之念頭,無奈犯下本案,此爲人間悲劇,幸未造成少年死亡。

法官考量,吳女犯後始終自白不諱,正視自己所犯過錯,自身亦因長期壓力致罹病持續就診中,仍肩負照顧兒子之責,足認吳女犯後所顯示出之悔意及希望改過、避免自己再犯的意志;考量吳女配偶、即兒子之繼父提供日常生活之經濟來源,而吳女身爲母親,是主要照顧者,也是少年由家庭步入社會羣體生活所不可替代之重要支援,因此法官考量再三,衡酌一切情狀後,判處吳女有期徒刑2年8月。可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