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和2024年盈利同比下降27% 港口及相關服務業務收益增至452.82億港元
3月20日收盤後,李嘉誠家族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和,00001.HK,股價44.85港元,市值1717.8億港元)發佈2024年業績報告。
近期,長和計劃向由貝萊德財團(BlackRock)牽頭的財團出售43個港口的交易引發市場關注和熱議。但在此次發佈的財報中,長和未提及相關交易事項或進展。
2024年度,長和收益總額爲4766.82億港元,同比增長3%;按照IFRS 16(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租賃)後基準,呈報盈利爲170.88億港元,同比減少27%,主要是受越南電訊業務確認一次性非現金減值及其他撥備影響;每股盈利4.46港元,擬派末期股息每股1.514港元。
長和集團主席李澤鉅在財報中表示,2024年初的經濟狀況較溫和,通脹放緩且整體處於公認增長範圍內。儘管如此,英國及歐洲的能源及生產成本繼續上漲,而美國預期的貨幣寬鬆政策並未落實,因此美元按歷史標準仍然持續強勢。自年度第三季以來,美國及集團經營業務所在若干主要市場的股票、貨幣、債券及債務市場波幅增大。地緣政治及貿易緊張局勢亦明顯加劇。商品市場大幅波動,石油、天然氣及精煉石油產品因經濟活動疲弱導致對需求的關注,造成價格低迷。
長和集團旗下有港口、零售、基建、電訊等四大主營業務。2024年港口及相關服務業務錄得收益452.82億港元,較2023年增加11%;實現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161.72億港元,同比增長19%。
展望2025年,李澤鉅指出,由於航運公司轉至新聯盟及持續地緣政治風險影響全球貿易,預計年初出現的供應鏈中斷情況可能帶來阻力。然而,亞洲及中東地區預期繼續溫和自然增長,加上現有碼頭設施擴建及策略夥伴關係加強,港口及相關服務部門在今年的營運業績有望改進。
在港口及相關服務業務中,收益佔比最大的是亞洲、澳洲及其他,約有224.51億港元;歐洲收益爲143.52億港元,和記港口信託、內地及香港的合計收益約42.9億港元。
長和在年報中介紹港口及相關服務業務時稱,“此部門是全球最具領導地位之港口網絡”,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24個國家53個港口擁有共295個營運泊位的權益。
不過,無論是從收益還是EBITDA的佔比來看,港口及相關服務業務都是長和幾大業務板塊中佔比最小的,收益佔比爲9%。2024年度,零售、基建、CK Hutchison Group Telecom(長江和記集團電訊控股有限公司)、財務及投資等板塊的收益分別是1901.93億港元、553.24億港元、883.71億港元、975.12億港元。
對於2025年的整體發展,李澤鉅認爲,集團業務的經營環境“預期將波動不穩且難以預測”。在此情況下,集團將限制資本開支及新投資,並專注於嚴格的現金流管理。集團亦將要求所有業務提高生產力並降低營運支出,尤其透過加快採用合適的新興技術工具。最後,集團穩健的資產負債表及流動資金狀況,確保集團即使在最嚴峻的市場情況下仍能維持強勁的財務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