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發生靜電藏6警訊 專家:小心糖尿病
許多人都有過被靜電電到的經驗,小心太常發生恐是健康在拉警報。(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許多人都有過被靜電電到的經驗,小心太常發生恐是健康在拉警報。對此,營養師高敏敏指出,包括缺氧、飲水不足、皮膚乾燥、急性腸胃炎、大面積燒燙傷,以及糖尿病,都可能導致靜電情況發生,值得特別注意。
高敏敏在個人粉專發文表示,當身體缺氧、缺水,或是環境乾燥時,都容易累積多餘的正電荷,導致常常發生被靜電電到的情況。並整理出以下與靜電有關的6大健康警訊,以供民衆參考:
1、缺氧:若長期處於壓力大的狀態,交感神經亢奮,就會導致肌肉緊繃、耗氧量增加,甚至提高慢性病發生風險。
2、缺水:飲水不足會讓身體無法正常代謝,造成便秘、尿結石、皮膚乾燥等問題接踵而來。
3、皮膚乾燥:易使皮膚敏感、角質層受損,可能會出現搔癢、刺痛、泛紅、灼熱等症狀,也會讓靜電特別容易找上門。
4、急性腸胃炎:嚴重上吐下瀉會令水分大量流失,導致電解質失衡或脫水,務必儘快就醫,並且補充電解質水。
5、大面積燒燙傷:缺少皮膚的防禦保護,容易細菌感染、脫水,甚至在受傷的72小時後會出現敗血症,嚴重恐有生命危險。
6、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會降低,容易細菌感染而引發尿道炎、肺炎等。若病情控管不佳 易引起許多併發症,例如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失智等。
根據《今健康》報導,家醫科醫師王威傑指出,容易發生靜電主要還是與身體是否乾燥有關,像是大面積燒燙傷,以及飲水不足、年紀大而皮膚乾燥、嘔吐腹瀉、急性腸胃炎、糖尿病或其它疾病而尿多或血液濃稠等身體缺水的情況,電荷也就不易傳導、容易累積,進而產生靜電。
關於如何遠離靜電,高敏敏建議,每天至少喝足夠的水分,以每公斤體重乘以30毫升來計算,且少量多次飲用;也可以多吃水梨、西瓜、冬瓜、絲瓜、黃瓜等補水食物,並少吃利尿食物,像濃茶、咖啡、香蕉、菠菜等。另外,適當使用保溼乳液,有助於保護肌膚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