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伊科11型重症頻出!2嬰住院3周未脫離險境
腸病毒伊科11型重症頻出!2嬰住院3周未脫離險境(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又是伊科11型!腸病毒逐漸升溫,疾管署公佈,國內上週新增2例腸病毒重症,均爲南部出生未滿一週的新生兒,分別爲出生6天的女嬰及出生3天的男嬰,都在五月下旬發病,都檢出爲伊科病毒11型檢驗陽性,目前都還在新生兒加護病房治療中。疾管署防疫主任李佳琳表示,今年已經六例腸病毒重症個案,其中三例死亡,伊科11型,家長一定要特別注意。
疾管署防疫主任李佳琳表示,今年至今已經累計六例腸病毒重症,其中三例死亡,五個都是伊科11型,四個都是出生未滿一個月新生兒,今年重症已經是近六年同期最高,且都是新生兒,家長一定要特別留意。
疾管署提醒,腸病毒逐漸緩升(鄭鬱蓁攝)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一名重症爲北部6天大女嬰,五月中旬出生,體重輕,第六天大時,發現餵食困難、體溫偏低,檢驗發現白血球上升,肝功能異常,血小板偏低,檢出腸病毒11型,當時醫師診斷有併發肝炎和敗血症,住院期間出現休克、多重器官衰竭,住院3周了,還在加護病房救治中,疫調發現,住院期間接觸者都沒有症狀,但是同住家人有發燒症狀,診所診斷爲一般感冒。
另一名爲南部3天大男嬰,五月下旬出生,爲早產,因爲出生後有呼吸急促轉入加護病房觀察,出生第三天開始呼吸困難、心跳減緩、活動力下降,腦脊髓液檢出腸病毒,醫師診斷腸病毒併發腦膜炎。住院期間血小板低下,休克多重器官衰竭併發症,住院已經三週,生命徵象仍不穩定。疫調發現同住病患、工作人員都沒有症狀。
疾管署表示,今年已累計6例重症(含3死),重症病例數爲6年同期最高,其中5例爲伊科病毒11型重症、1例爲克沙奇B5重症。6例重症當中,4例爲新生兒(含2死)均爲伊科病毒11型重症,另2例分別爲1個月大嬰兒(伊科病毒11型重症已出院)、1歲幼兒(克沙奇B5重症死亡)
今年2月至3月共有2例新生兒伊科病毒11型重症(2例死亡),上週再新增2例新生兒伊科病毒11型重症(均住院中),今年新生兒腸病毒疫情風險不可輕忽
林詠青表示,新生兒可能經由胎盤感染、產道感染或產後感染等途徑被腸病毒傳染,常見症狀爲發燒、活動力下降、喝奶量減少。其中伊科病毒特別容易引發新生兒重症及死亡,重症表現包括心肌炎、肝炎、腦炎/腦膜炎和新生兒敗血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