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的荔枝》收官,認養一頭牛靠什麼把好內容變好銷量?

作者 | 一沈

這個夏天,《長安的荔枝》火了。劇裡熱鬧,劇外也是——30 多個品牌拿下了這部電視劇的贊助。

圍觀了這火“荔”全開的贊助盛況後,刀法發現,這一現象級熱劇背後,是劇集 IP 這一傳統營銷方式正在被重新解構。

品牌贊助電視劇的操作邏輯早就該變了。在刀法 2024 峰會上,來自認養一頭牛的分享曾頗受好評,這次品牌也合作了《長安的荔枝》,所以我們第一時間找到了他們來深度聊聊最新的實踐和思考。

認養一頭牛這次合作,銷量驚人:荔枝冰淇淋近一個月出庫超 100 萬支,登上京東棒支冰淇淋新品榜 TOP1,荔枝酸奶則首發銷量單日超 10 萬瓶。

但跟認養一頭牛聊過之後,我們發現背後的考量,遠不止產品熱賣這麼簡單:

本文將結合操盤手專訪和行業觀察,一次性講清楚這兩個問題。

品牌要“共舞”,而不是“領舞”

如今,合作電視劇,品牌核心面臨的難點有 2 個:不想看、看不到。

觀衆“不想看”很好理解,癥結在於觀衆對廣告的耐受力下降。“看不到”有多種原因,比如會員可以跳過廣告,再比如影視劇傳播的碎片化,許多觀衆的觀劇渠道可能並不是長視頻平臺,也就很難看到劇中插入的品牌廣告。

這麼一來,品牌精心準備的內容,不僅可能不被重視,甚至可能連露面的機會都沒有。

那該怎麼辦呢?認養一頭牛分享了兩條解法。

第一,針對“不想看”,用 2 個必要條件和 1 個加分項,提高廣告觸達效果。第二,針對“看不到”,把電視劇當成一個鉤子,把功夫花在劇外。

這也正是認養一頭牛本次的操作思路,我們一條條展開來聊。

首先,2 個必要條件指的是應景和重複。應景,即契合場景,認養一頭牛用 999 感冒靈的廣告舉例,“總是出現在一些讓人覺得很妙的地方,意外中帶着合理”。

重複也很重要,畢竟觀衆是奔着看劇來的,廣告本就只是一閃而過,如果出現次數還少,觀衆會自動屏蔽。1 個加分項中的“短”也是類似道理,目標是提高被記住的概率。

這次認養一頭牛與《長安的荔枝》合作了 3 款新品,分別是黑土有機 A2 β-酪蛋白純牛奶,以及 2 個限定品:嶺南妃子笑荔枝風味發酵乳、茉莉荔枝風味鮮牛乳冰淇淋。

相對應地,品牌也準備了三支創意廣告。

一支與劇中演員周美君合作,巧妙借用她在劇中“種荔枝高手”的人設,用“地裡還能種牛奶”的懸念承接,最終落在“有機好牛奶,黑土種出來”的品牌理念上。這一廣告,以創意中插的形式出現在了多集電視劇中。

另兩支則借用“一騎紅塵妃子笑”的典故,從“貴妃”和“荔枝到了嗎”起筆,自然引出認養一頭牛非常具有《長安的荔枝》風味的冰淇淋和發酵乳。

可以看出,通過在植入形式和劇情人設上下功夫,認養一頭牛實現了既無縫呼應劇情,又成功傳遞了產品記憶點。

再說說“功夫在劇外”。

刀姐在《CMO 會做內容,才能做好 CEO 身後的 0》中提到,傳統時代,品牌像一個大家長,自上而下的灌輸理念,反覆告訴消費者我的產品有多好。碎片化時代的營銷,更像品牌和消費者在一起開派對,關係平等,只有對上眼了才能共舞。

那麼,該怎麼共舞呢?

認養一頭牛提到了兩種“舞步”:讓產品與劇情深度聯動、做電視劇衍生的話題營銷。

第一種方式與產品有關,說白了,就是讓你的產品,融入到觀衆的觀劇體驗中。

與常見的贊助不同,認養一頭牛這次特地爲《長安的荔枝》定製了兩款限定的風味產品。

以嶺南妃子笑荔枝風味發酵乳爲例,不僅挑選與劇中呼應的嶺南妃子笑品種,爲了還原“荔枝鮮”的感受,在原料和工藝等上都打破傳統,大膽創新。

比如爲了讓風味更加飽滿真實,認養一頭牛將無顆粒荔枝果醬的添加量拉高到了 10%,其中妃子笑荔枝原汁的佔比又超過了 25%。

而爲了讓酸奶口感豐富而融合,則選了可以提供特殊風味和質地的古老開菲爾發酵菌種,儘管這意味着發酵溫度更低,發酵時間也要延長至 7-10 小時,最終產品配方經過了超 20 次反覆測試。

包裝上也力求還原古味,採用工筆設計復刻唐風,還在開口處書寫“恭請開啓”四字,體現唐代禮儀。

就這樣,原料、工藝、設計等處處聯動,一款代入感十足的《長安的荔枝》合作產品誕生了,劇迷確實很難忍住不來一份品一品。

再來看第二種“舞步”,即電視劇衍生的話題營銷,這裡的玩法非常多樣,可大可小。

以認養一頭牛爲例,小至在直播間場景上營造古風氛圍,以及打造別具巧思的官方內容,比如“貴妃刷朋友圈”,進貢荔枝的人際圖譜躍然紙上,古今結合,活人感十足,引發自來水熱議。

大至線下場景體驗,認養一頭牛就城市牧場計劃這一 IP 下帶來了寶藏主題周活動,現場設置了唐裝古風打卡點,讓用戶沉浸式體驗唐風。此外,品牌還在荔枝酸奶的線下發售渠道,搭建荔枝主題迷你秀,打造豐富的唐風體驗空間。

此外,他們還與宣傳非遺文化的國風達人合作,以荔枝燈爲切入點,做產品種草,也與漢服品牌聯動,做聯合代言人的招募。

如今,品牌與劇集 IP 合作,越來越像拿到舞臺的入場券,至於登臺之後打算怎麼“舞”,則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次的認養一頭牛,就通過在各個品牌端口傳遞“一口荔枝穿越千年”的感受和體驗,在舞臺大放異彩。

由此來看,刀法越來越相信,好內容是激發態的。看完內容,消費者的慾望會被激發出來,甚至產生此前沒有過的新需求。而哪裡有熱愛、有需求,哪裡就有滿足和打動消費者的機會。

大熱劇集 IP ,就像人們細水長流的生活中激起的一個浪花,品牌要成爲浪花的一部分。這個年代,品牌很難再“領舞”,但可以“共舞”。

認養一頭牛,追求的是旗艦品

如果將思考再推深一步,我們會發現,荔枝限定產品,已經不是認養一頭牛今年的第一款爆品,往前還有抹茶鮮牛乳冰淇淋,去年還有冷藏 A2 型噸噸桶等。

乍一看,這些爆品,跨越不同品類,創新點和驅動因素也各不相同。

比如,荔枝系列由限定時令風味與 IP 聯動驅動,而抹茶鮮牛乳冰淇淋,則經歷近十次配方調整和抹茶原料篩選,最終選用餘杭的徑山抹茶,關鍵詞是在地文化與口味創新。

至於冷藏 A2 型噸噸桶,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它胖墩墩的造型,重點在於包裝創新。寬口徑、可配肩帶,切中了戶外出行、辦公等細分場景需求,許多年輕人還會把它當作潮流配飾。

營銷、風味、包裝,這些爆品走向成功的原因確實迥異。但跟認養一頭牛聊完之後,刀法發現,這些爆品背後也有一個共通點:用戶視角的真創新。

我們來看兩個特別值得分享的產品細節,分別與 3 毫米、5 毫米有關。

第一個是 3 毫米的冰晶。這次的茉莉荔枝冰淇淋,一大特點是冰沙口感,這背後是今年認養一頭牛帶來的“冰爽工藝”,引進德國進口顆粒製冰設備,將冰晶打磨至“舌尖剛好能感知的細膩”的 3 毫米。

爲什麼要這麼做呢?

認養一頭牛說,冰淇淋,是平常日子裡的生日蛋糕。吃冰淇淋,說到底,吃的一種情緒。在炎炎夏日裡,嚐到冰西瓜最中間的那一勺冰爽,想想就讓人開心。

所以,專注鮮牛乳冰淇淋的認養一頭牛遠赴國外,學習怎麼將牛乳跟冰晶做好的結合,也引入了新設備,爲的就是讓用戶在夏天也能吃上冰爽可口的冰淇淋,享受每一口。

第二個是延長 5 毫米的吸管。這個事的起因,是許多家長反饋,年紀小的小朋友,因爲手勁掌握不好,所以容易把牛奶擠出來,嗆到自己。

於是,認養一頭牛經過研發,將兒童奶吸管的一端延長了 5 毫米,以調整內外壓強,這樣牛奶就更不容易被擠出來,對小朋友更友好。

不得不說,從 3 毫米到 5 毫米,這兩個細節都是從供應鏈、生產視角出發,很難想到的產品創新角度。

也許,對於日用消費品來說,爆品,不一定需要顛覆式創新,創新可以微小,關鍵是找到用戶真需求。認養一頭牛就覺得,產品創新的本質,是企業能力跟用戶需求的供需連接。

有意思的是,聊完了怎麼做爆品,認養一頭牛卻又說,認養一頭牛追求的不只是爆品,而是讓爆品成爲旗艦產品,這是什麼意思呢?

許多品牌也許都經歷過這樣的困境,好不容易打出一個爆品,要麼很快友商跟進,利潤下滑,品的價值被稀釋,要麼就是速爆後迎來速朽,用戶熱情不再。

而認養一頭牛認爲的旗艦產品,就能解決以上痛點。旗艦產品有四個特點:賣得多、賺得多、拉得動、有控制點。

說白了,就是不僅銷量大,也有不錯的利潤,此外還可以帶動品牌其他產品的銷量,有協同效應,最後,品牌在這個品上,還要有一定的壁壘和差異化,不至於被輕易跟隨。

當然了,每個產品定位不同,不可能都追求在這四個點上面面俱到。比如這次的荔枝系列,因爲屬於風味限定產品,所以在銷量上必然很難與常駐產品相比,但它的爆火,在其餘的點上則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簡而言之,“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品牌應該追求的,不是表面的一時熱鬧,而是長遠的聚沙成塔。

分析師點評

回顧認養一頭牛此次合作《長安的荔枝》的操盤,有一點尤其值得學習:戰略要穩,執行要敢。

如開頭所述,《長安的荔枝》是大熱電視劇,許多品牌入局,認養一頭牛參與其中,看似是在湊熱鬧搶 IP ,但認養一頭牛告訴我們,關於合作電視劇,品牌已經考量了幾年,今年才最終決定將合作影視 IP 作爲拓展人羣圈層的新營銷途徑。

在這一目標的指引下,選擇《長安的荔枝》,一方面是因爲題材的包容性比較強,既與認養一頭牛的原點人羣契合,又能帶來人羣增量。此外,推出荔枝口味,也符合品牌想要抓住風味嚐鮮類人羣的方向。

可以看出,關於走哪一步棋的戰略型決策,品牌是謹慎穩重的。但一旦決定要做,落在執行上,認養一頭牛又是敢於冒險和創新的。

比如在原料和工藝上別出心裁的嶺南妃子笑荔枝風味發酵乳,其實是在頂着風險做,“我們對產品的要求比較高,如果風味達不到標準,原料全部報廢也不能上架,光牛奶的報廢金額就要幾十萬”,認養一頭牛表示。

一次營銷,就是對品牌的一次大考。希望認養一頭牛這次的答卷,能給大家帶來啓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