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缺工嚴重 蔣萬安拋高教、技職學校海外招生引進人力
臺北市長蔣萬安。報系資料照
爲爭取新生兒設籍臺北市,市長蔣萬安昨在市政會議拍板通過「生育獎勵金髮放辦法」修正草案,另談到產業缺工時,認爲政府可透過高教與技職學校的海外招生,以引進臺灣需要的人力;長照方面,也可評估讓符合一定條件的外籍看護成爲臺灣人。
蔣萬安指出,老年照顧、勞動力短缺、所得稅、健保費逐漸流失,這些都會在社會各個層面產生衝擊。歐洲、美國一些國家,因爲勞動力不足而引入移民和難民的結果,在政治上造成極大的衝擊,移民議題也成爲許多國家大選時最火熱的議題,而許多國家因此陷入了困境。
他說,在各移民政策當中,透過高等教育來吸引年輕人才,畢業之後再鼓勵他們能在當地工作,他認爲是比較好的做法,臺灣的高等教育也嚴重受到少子化的衝擊,尤其是私立大學,普遍出現招生不足額的狀況。
蔣萬安說,這幾年,有些大學大量招收東南亞、東北亞的學生,並且以建教合作的方式,讓這些外籍生就學期間變成所謂的學工,也引起很大的爭議,他認爲這也是中央政府在制定移民政策的時候,必須思考的課題。
蔣萬安表示,臺灣現在很多產業也都面臨缺工的問題,包括北市公車駕駛員缺工非常的嚴重。如果高教或是技職學校確實能夠透過現有的招生方式吸引外國年輕人來臺就學進而就業,這其實未嘗不是一個解決勞動力不足的辦法。政府應該制定一套完整的制度,透過高教與技職學校的海外招生以引進臺灣需要的人力。
蔣萬安也談到另一個課題,臺灣需要大量人力在長照看顧人力上,從各項統計數據,臺灣願意投入長照看護的人力供需失衡的情況非常的嚴重,這對已經邁入超高齡化的臺灣是一個非常嚴峻的挑戰。
蔣萬安指出,許多中年女性被迫離開職場,很高比例的原因都是爲了回家照顧長輩,這是婦女勞動率低於日本、韓國的主要原因,不僅影響女性的工作權益,也造成家庭所得降低的結果,建構臺灣長照體系當然是重中之重,但在供需失衡的現實面上,我們可以遇見要引進更多外籍看護來照顧越來越多失智、失能的長輩。
蔣萬安也提出,對於臺灣擔任長照工作,也許滿5年、7年、甚至更長的一段時間的外籍看護,政府其實可以思考評估,是不是讓他們符合一定條件之後可以居留或取得一定身分,讓這些幫忙照顧長輩的外籍看護,能夠更無後顧之憂留在臺灣,成爲臺灣人的一分子。
※ 有失能失智照顧需要,請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