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分析》手機晶片雙雄攻WOA:高通領跑、聯發科×NVIDIA缺一腳
高通最新發表的Snapdragon X2 Elite/X2 Elite Extreme已成爲Windows on Arm平臺主力。X2 Elite Extreme配備18核心Oryon CPU、最高5GHz時脈與80TOPS NPU,遠超過微軟訂下的40TOPS Copilot+PC門檻。高通同時強調功耗效率與電池續航,並已與微軟及主要OEM合作,鎖定2026年上半年量產,預期新一代Surface等旗艦機種率先搭載,讓高通在Windows陣營同時握有「產品先行」與「生態支援」雙重優勢。
其實高通早在2017年就以「Always Connected PC」打頭陣,推出搭載Snapdragon 835的WOA筆電;其後延續8cx系,並與微軟合作推出Surface Pro X的專屬SQ1/SQ2處理器,逐步擴大生態。到2024年,Copilot+ PC時代開啓,含Surface Laptop(第7代)在內的大量機型導入Snapdragon X Elite/X Plus,爲WOA奠定更成熟的軟硬整合基礎;如今的X2 Elite/Elite Extreme,正是在這條產品線上再進一階。
聯發科方面,一手在Chromebook市場推出Kompanio Ultra(50TOPS AI運算力),支援Chromebook Plus的即時任務自動化與生成式AI功能,並已有OEM實機量產;另一手積極開發Windows on Arm PC SoC,並傳出與NVIDIA合作打造AI PC平臺。不過多家外媒報導顯示,相關專案時程有延後跡象,量產恐推遲至2026年,短期仍缺乏能與高通X2系列正面對決的產品。
整體而論,在Copilot+PC的主戰場Windows on Arm筆電上,高通憑藉已發表產品、明確量產時程與深度綁定微軟生態,確立短期領先地位。聯發科雖在Chromebook已有AI化成果,但要在Windows陣營挑戰高通,仍需待與NVIDIA合作平臺落地。
最新研究顯示,AI PC滲透速度將快於預期:Gartner估2025年AI PC出貨7,780萬臺、佔31%,2026年上看1.43億臺、佔55%;以IDC對2025年整體PC出貨約2.74億臺爲分母觀察,AI化正從少數高階機種走向主流。展望中期,Canalys預期2027年AI-capable PC佔比達60%、且企業端採用更快。這意味着Windows換機潮與在地AI工作負載,將成爲驅動筆電市場規格與定價的新基準。
展望2026年以後,若聯發科與NVIDIA的WoA SoC成功商用,結合NVIDIA的CUDA與生成式多媒體生態,有機會成爲高通的強力對手;但在此之前,高通仍可把握一段相對安全的領先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