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分析》川普斬「小額豁免」 電商貨量短期受影響、長期仍優勢
美國疫情開始後,通膨急速攀升,Temu、Shein以及AliExpress等美國網站提供了大量的低價服裝、家居用品以及電子產品,其中Temu和AliExpress背後分別是中國電商巨頭拼多多以及阿里巴巴,這些低價貨品受到美國消費者的青睞,使得中國大陸電商銷美貨量大幅攀升,進一步帶動整個臺灣空運榮景。航空公司、貨攬業者雨露均沾,這些電商貨品單月出貨量高達7000、8000噸的出貨量,約70到80架次貨機,這些電商業者甚至採固定包機模式,加上AI伺服器的需求大增,航空艙位2024年一路吃緊,讓疫情後的空運貨量及運價持續維持在高檔。
川普當選後,貨攬業者就一直關注川普2.0的關稅大戰,這次取消「小額豁免」條款,早在去年11月國內貨攬業者就已經在關注這個政策是否實施,並沙盤推演不同的因應方案。
業者認爲,美國還是處在通膨壓力之下,中國大陸電商低價商品還是具有優勢,例如一支5美元的網購掃把爲反映關稅提高10%的漲幅,對美國消費者而言,相信接受度還是很高;至於是否對100美元以上更高單價產品產生影響,業者分析,短期可能有所衝擊,但相較美國實體零售通路價格,加上消費者養成習慣,最終選擇電商機率還是多些。
此外,除了電商之外,還有AI伺服器需求,以地區而言,從東南亞出口運往美國的電子產品比重也相當多,尤其泰國、越南最熱,除了臺商生產基地移轉,還有PCB、新能源車都去泰國投資,過去一年來泰國是整個亞洲航空運費最貴的地區,這些都還能持續支撐今年航空運價的動力。
總而言之,如果取消800美元免稅額影響,空運在電商出貨勢必受到影響,不過,不要小看中國大陸電商應變能力,除了盡力規避關稅,加上消費者習慣難以改變,對於貨品微幅上漲是可以接受,再者,中國政府常常祭出政策性補助計劃,這些因素預期讓電商銷往北美貨量還是能維持一定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