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惡性競爭 官方吹響遏制號角
7月1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就已提出「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推動落後產能有序退出」,7月底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更將治理企業「無序競爭」作爲優先要務,等於將「反內卷」上升至戰略層級。
隨後8月初大陸發改委立刻宣佈出手整治低價無序競爭,將建立約談、通報機制,對「典型負面案例」問責,這項機制目的在從根本上遏制低價競爭,避免企業陷入價格戰。這股由上而下的浪潮,劍指企業犧牲利潤、壓低薪資來搶攻市佔率的行爲,期盼藉此爲市場帶來新秩序。
太陽能產業困境,是「反內卷」的縮影。全球每年生產的太陽能板數量約爲實際需求的2倍,多數來自大陸,過剩產能引發激烈的價格戰。外媒報導,大陸五大太陽能巨頭2024年共裁員約8.7萬人,平均減幅高達31%,反映出產能過剩與需求疲弱,已讓太陽能行業遭遇鉅額虧損。
爲此,官方已逐步展開太陽能產業的整頓。有企業透露2025年起所有新產能項目需經發改委口頭批准,顯示官方從源頭控管。
前段時間大打補貼戰的外送平臺也響應官方號召,美團、餓了麼、京東三大外賣平臺也表態抵制惡性競爭,顯示「反內卷」已從政策層面延伸至產業巨頭的自我規範。
美銀分析,大陸「反內卷」短期可能因去產能導致投資減少、就業承壓,拖累GDP增長;本質是結構性改革,需要三年至五年才能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