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山行館」恐變民宿? 地方憂破壞文史 文化局發聲了

位於臺北市的草山行館原爲前總統蔣公來臺後的臨時官邸,後活化作爲藝文場館及餐廳使用。不過近期傳出業者欲將行館改爲民宿,臺北市議員侯漢廷呼籲應朝「低商業、高文史」爲原則改善。(臺北市文化局提供/徐佑升臺北傳真)

位於臺北市的草山行館原爲前總統蔣公來臺後的臨時官邸,後活化作爲藝文場館及餐廳使用。不過近期傳出業者欲將行館改爲民宿,臺北市議員侯漢廷呼籲應朝「低商業、高文史」爲原則改善。(臺北市文化局提供/徐佑升臺北傳真)

位於臺北市的草山行館原爲前總統蔣公來臺後的臨時官邸,後活化作爲藝文場館及餐廳使用。不過近期傳出業者欲將行館改爲民宿,臺北市議員侯漢廷呼籲應朝「低商業、高文史」爲原則改善。(臺北市文化局提供/徐佑升臺北傳真)

位於臺北市北投區的草山行館原爲前總統蔣公來臺後的臨時官邸,後活化作爲藝文場館及餐廳使用。不過近期傳出經營業者欲將行館改朝民宿方向經營,居民憂心商業化影響文史價值與意義。臺北市議員侯漢廷呼籲,文化局應朝「低商業、高文史」爲原則改善,文化局則迴應,民宿部分不會覈准,並會不定稽查使用情形。

草山行館原爲日據時期臺灣糖業株式會社招待所,1949年前總統蔣中正來臺後以此爲臨時官邸,周邊5小棟建築則做爲官員或隨扈居所,後因官邸移往士林官邸,而將此改爲「夏季避暑行館」。

過往前總統蔣中正曾於行館接待國內外貴賓,而其建築中具有中日兼併的風格,無形中見證臺灣戰後發展歷史,曾於2007年遭人爲縱火,2010年修復完成。文化局後續又投入逾3400萬元經費,修復主行館及周邊5棟建物並擴大開放範圍,以「主題園區」概念,打造養心茶屋、親子書屋、小農基地、樂活教室、草山歇腳處與飲食文化體驗等6大主題空間。

不過,近期營運業者傳出會將營運方向新增民宿服務,甚至在官方臉書粉絲專頁加上了「行旅」的字樣,質疑業者有「偷跑」成爲民宿,破壞歷史意義的疑慮。

當地湖山裡長李秋霞對於行館經營現況於過度商業化表示憂心,當年蔣介石居住草山行館期間,對在地居民多有照顧,如今商業化浪潮的侵襲,加上監督機制不足,恐會抹去其歷史足跡,導致「文化刨根」。

侯漢廷表示,草山行館申設民宿使用前並未依法召開說明會,導致居民事前毫無所悉,無從表達意見。且實際申請僅有1棟,但對外行銷宣傳疑似4棟都將作爲民宿,業者更在未取得覈准前,便展開行銷宣傳與人員招募,甚至行館在夜間有燈火,疑似有實際入住情形。

侯漢廷指出,雖然《文資法》對再利用有排除《國家公園法》的適用,但前提是在變更使用分區的「變更期間」才能排除。但本案主管機關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審理使用分區變更案的通盤檢討,要至2027年才舉行。

侯漢廷質疑,該案未能提出申請,但文化局與陽管處僅召開會議,即依紀錄逕自認定爲「變更期間」,是對廠商違規申請大開綠燈,形同爲廠商開後門。

文化局長蔡詩萍強調,就他個人立場而言,不支持行館改爲民宿。至於經營民宿與業者當初申請性質不同,也不會覈准,目前未發現晚上有人入住,將不定期稽查。

文化局迴應,草山行館再利用方向以推廣文史、活化文化資產外,並維持部分營業使用以挹注管理維護所需資源。惟相關使用皆須符合文資法及各項主管法規,並應取得地方共識後再營運使用。

文化局強調,在管理維護上涉及增建及明火使用不符合計劃部分,已不定期到現場查覈、蒐集相關事證,後續將召開罰則會議,依違規情形以文資法及契約規定裁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