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心法-指數多空對峙觀望 題材股突圍而上
加權指數1140509(日線圖)
川普投顧又叫投資人進場買股,美國宣佈與英國達成第一樁貿易協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認爲,那只是障眼法,用意在說服容易受騙的人相信川普2.0關稅確實奏效,給予川普短暫的成功錯覺鼓勵他去製造更多問題。
此刻真正重要關稅,是對中國進口貨課徵145%稅率,川普多次宣稱不會降,然後又放消息說可能降到50%,這就是川普信奉的交易的藝術,他天花亂墜不想讓談判對手知道底牌,拳擊可以、經營公司可以、但用主觀直覺騙術來治國全球震驚。 川普團隊宣稱拜登政府經濟狀況很糟,而財政部長貝森特幫腔說美國經濟需要「戒毒」,結果是「金髮女孩」經濟變成「金髮川普經濟」。
5月混亂起點是川普持續施壓要聯準會(Fed)降息但經濟數據卻亮麗,美國4月非農就業增加17.7萬人高於市場預期的13.3萬人,代表美國經濟沒衰退,FedWatch更顯示預期降息時間延至7月,利率決策會議(FOMC)堅持關注關稅可能引發停滯型通膨,當川普拿着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沾沾自喜要求降息時,亞特蘭大聯準銀行數據顯示,受訪企業對一年後通膨預期明顯攀升,情景彷若重現疫情後。
關稅議題對各經濟體衝擊程度不同,關稅對貿易導向國家可能動搖國本,但對美國中國只是經濟的一環,通膨、房價、就業、金融市場可能更重要。
此外,金融市場反應鈍化是很關鍵變化,4月川普揚言撤換聯準會主席鮑爾美股大跌,但5月川普再次批評鮑爾時,股市反應卻變的淡定。
關稅議題也是,在川普宣佈對等關稅延後90天時,關稅衝擊已鈍化,只剩消息面口水;AI議題也是,2月下旬微軟下修AI設備資本支出,全球AI股大跌,4月底亞馬遜展望也轉下修時,AI股卻持續反彈,始作俑者微軟股價還因財報公佈而大漲。如果轉化實際操作就是連續利空後找買點,連續利多後是賣點。
投資策略: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瑞士見面,雙方互探虛實,川普放話不降關稅,現在關稅談判就是羅生門,各說各話當成大內宣。
臺灣關注半導體關稅的本質就是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質疑「爲什麼AI晶片必須在臺灣生產?」川普一直誇口拉高關稅把半導體制造「帶回美國」,這是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嚴肅議題,但金融市場只看眼前消息,甚至運作關稅低於預期的「利多題材」。
指數多空對峙量縮觀望時,各種題材股就變成市場討論焦點,例如:1、5月12日黃仁勳來臺一週,密集拜訪臺積電等供應鏈共商關稅對策。
2、5月19日黃仁勳發表主題演講,分享AI與加速運算技術。
3、520行情,要買更多軍火、兩岸要更平等互動、能源要穩定(其實市場反應短暫)。
4、Computex展於5月20日至23日,本次主題是「AI Next」。
市場對所有題材都是反應在前(預期心理),而不是發生之後,短線操作建議,包括AI機器人、AI伺服器代工、臺幣升值概念、航空觀光旅遊、軍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