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心法-欲罷不能的行情持續上演

全球金融市場在聯準會(Fed)9月「預防性降息」的甘霖下,投資人正站在一個充滿期待、卻又必須步步爲營的十字路口。

儘管資金寬鬆的閘門已然打開,但潛在的通膨壓力與經濟衰退風險仍如影隨形,不容忽視。

AI巨頭之間既合作又競爭的微妙關係,使供應鏈策略顯得異常詭譎。過去由輝達(NVIDIA)獨霸的格局正逐漸被改寫。OpenAI積極拉攏博通(Broadcom)合作開發自研晶片,並以「近乎免費」的條件入股超微(AMD),以扶植替代供應鏈、降低對單一廠商的依賴。

展望2026年,將是客製化晶片(ASIC)全面崛起的一年。市場預估,2026年ASIC出貨量年增率將高達46%,明顯超越GPGPU的29%。

推動ASIC需求爆發的根本動力,來自AI應用的快速進化與驚人的算力消耗。例如,ChatGPT正從單純的聊天機器人,進化爲平臺級的「AI作業系統」;同時,Sora 2等圖文生成影片模型的能力飛躍,被形容爲「算力的黑洞」。

研究指出,生成影片的能源需求會隨影片長度呈二次方成長,而非線性增加。換言之,影片長度若加倍,能源需求將暴增4倍。OpenAI已規劃部署相當於六座核反應爐發電量的算力,以因應未來需求。這也說明了爲何在未來二至三年內,算力建置仍將是一場無法停歇的龐大商機。

臺積電第三季財報與第四季財測均略優於市場預期,市場預估明年資本支出將上升至400億至420億美元,展現對AI動能的強勁信心。隨着N2製程預計於2025年底量產,並於2026年底達到月產能10萬片規模,臺積電的成長引擎可望持續高速運轉。

然而,即使AI產業前景令人振奮,投資人仍須對總體經濟環境保持警覺。聯準會主席鮑爾明確指出,9月降息屬於「風險管理式」的預防性措施。回顧1998年與2019年的經驗,此類降息後的股市通常呈現「漲-跌-再漲」的波動走勢,而後兩段的幅度往往更爲劇烈。

投資策略:總體而言,面對預防性降息後的市場震盪,2025年底至2026年的投資操作應需保持靈活,審慎佈局,並且把握AI產業結構性變革的歷史契機。

2026年不僅是ASIC崛起的元年,更將是供應鏈重塑、先進封裝與周邊配套產業價值鏈全面提升的關鍵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