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擬再修財劃法 竹市府反彈:懲罰經濟貢獻度高縣市

財政部今召開「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方式」研商會議,研擬將普通統籌稅款優先全額補足各縣市基準財政收支差額及大幅下修營利事業營業額權重。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及市府團隊強烈表達不滿。記者黃羿馨/攝影

財政部今召開「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方式」研商會議,研擬將普通統籌稅款優先全額補足各縣市基準財政收支差額,以及大幅下修營利事業營業額權重。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及市府團隊強烈表達不滿,呼籲財政部應審慎評估對地方財源重大沖擊,避免傷害經濟貢獻度高的縣市。

市府表示,財政部研擬版本將導致財政努力高的縣市反而得不到合理分配,等於懲罰財政努力佳的縣市。同時大幅下修營利事業營業額權重,其分配金額佔總普通統籌分配數微乎其微,此項指標將形同虛設,忽略高經濟貢獻同時需高施政成本,若修法通過,恐使竹市2027年統籌分配款大減。

市府指出,竹市每日承擔近60萬流動人口需求,交通、教育、治安、消防、環保及其他公共服務需求等竹科外溢成本皆由竹市負擔,遠超過45萬戶籍人口負荷,各項施政成本龐大,竹市過去長期統籌稅款及一般性補助款獲配數全國倒數。

市府說明,今年3月公佈新版財政收支劃分法終於將營利事業營業額權重30%納入分配,使竹市統籌稅款獲配數得以提升,正規畫逐步改善交通、教育等基礎設施及推動延續性重大建設,如大新竹輕軌等。本次財政部研擬版本大幅下修營利事業營業額權重,加上將人口數以「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作爲逆指標係數調整,即平均每戶所得越高獲配數越低,再度懲罰對國家經濟貢獻高的新竹市民。

市府指出,竹市人均上繳稅額全國最高,但歷年統籌稅款及一般性補助款獲配率僅3.5%爲全國最低,新版財政收支劃分法實施後竹市獲配數有所增加,才終於補償竹市「高繳稅、低配回」的長期不公平處境,而財政部研擬版本多重懲罰竹市,將大幅降低竹市獲配財源,嚴重衝擊竹市既有施政規畫。

市府已提供書面意見表達支持現行新版財劃法,反對再修分配機制,倘有必要再修法,建議僅針對法令不周延之分母解釋及一般性補助款應加上個別縣市之保障。市府呼籲,唯有維持現行新版財劃法穩定且合理的分配機制,才能真正落實財政公平合理及提升地方政府財政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