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早餐:全球資金正在重倉配置中國;星巴克賠外賣小哥3.6億元

【要聞盤點】

解決“加班文化”!穩股市、穩樓市!六部門重磅發聲!

3月17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符金陵,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負責人陳勇嘉,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李剛、中國人民銀行信貸市場司負責人車士義、市場監管總局市場稽查專員嵇小靈介紹提振消費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在會上,李春臨介紹《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出臺背景和有關情況。

李春臨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府工作報告都把“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爲今年各項重點任務之首,並明確提出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這些都體現了黨中央對民生福祉的高度重視。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我們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制定了《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並報請以中辦、國辦名義印發。

房地產市場繼續向着止跌回穩方向邁進!國家統計局最新發聲

1—2月份主要經濟指標數據出爐。從已公佈的數據看,前兩個月,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主要指標增速穩中有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興產業成長壯大、未來產業加快佈局,新發展動能正在加速形成。3月1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佈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表示,今年以來,宏觀政策“組合拳”發力顯效,改革開放全面深化,社會預期信心提振,這些爲實現全年預期經濟增長目標開了好頭。一季度經濟運行有望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全年經濟保持平穩健康發展也具有較多有利條件。

AI大事登場!全球資金重倉配置中國

AI(人工智能)科技敘事不斷,本週科技大事件陸續登場。

3月17日,英偉達年度GTC大會(GPU技術大會)開幕,3月19日,騰訊將發佈2024年財報,以及首款搭載原生鴻蒙正式版的手機將面世等一系列人工智能科技方面的大事件,都將吸引投資者的眼球。匯豐環球最新研究指出,對比美國科技股估值,國內科技股的估值有51%的折讓,後續仍有進一步上漲空間。國內多家機構投資者強調,全球資金正在由重新配置中國到重倉配置中國。當下更加重要的是,找到真正受益於本輪AI浪潮的公司。其他的干擾,都只是創“新高”路上的小插曲。

全球市場再迎“超級央行周” 多家央行 “謹慎”應對不確定性

本週,全球金融市場將迎來備受矚目的“超級央行周”。按照日程安排,美聯儲、日本央行、英國央行、瑞士央行、瑞典央行等多家央行將公佈利率決議。

在國際形勢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市場普遍預計各國央行將保持謹慎,並關注各國央行對於未來經濟和通脹形勢的研判,以及貨幣政策路徑的指引。

作爲各國央行議息會議中的“重頭戲”,美聯儲將於北京時間3月20日凌晨公佈利率決議,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在隨後不久召開貨幣政策新聞發佈會。從市場預期來看,美聯儲在本次會議上維持“按兵不動”已是板上釘釘:芝商所“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美聯儲在本週會議上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4.25%至4.50%的概率接近100%。

上海放大招!吸引全球頂尖科學家、大師級人物在滬開展顛覆性技術創新

爲促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上海放大招。3月17日,上海發佈《上海市促進服務業創新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助推服務業邁向更高水平。《若干措施》提到,通過上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滾動支持工業軟件攻關項目;推進公共服務平臺和設施建設,支持建設高質量孵化器、概念驗證中心等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支持微短劇項目開展版權質押融資,在上海技術交易所設立“微短劇專板”等。

提振消費頂層文件出爐,三大亮點

消費既關係着經濟發展,也關係着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府工作報告都把“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爲今年各項重點任務之首,並明確提出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

中辦、國辦近日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下稱《方案》)。在國新辦3月17日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介紹,《方案》提出了八部分30條政策舉措。其中,前七部分部署具體實施的七大行動,包括需求端的城鄉居民增收促進行動、消費能力保障支持行動,供給端的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大宗消費更新升級行動、消費品質提升行動,以及外部環境端的消費環境改善提升行動、限制措施清理優化行動等,第八部分進一步強調了完善投資、財政、信貸、統計等各項支持政策。

深海科技徹底火了!多家A股迴應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提深海科技,深海科技概念站上“風口”,A股多隻概念股近期掀起漲停潮。3月17日,深海科技相關概念股依然表現活躍,巨力索具、東方海洋、神開股份走出3連板,海蘭信漲幅超過12%,深水海納、克萊特、天海防務等跟漲。隨着深海科技概念持續火熱,多家被列爲概念股的上市公司也對此作出迴應。

【行業熱點】

產業和資本雙輪驅動 集成電路併購正當時

2月挖掘機國內銷量同比倍增,工程機械行業現強勢復甦信號

政策紅利疊加市場擴容 環保裝備類上市公司競馳萬億級賽道

特高壓建設火熱,多家公司中標大額電網採購訂單

促進“人工智能+消費” 開闢高成長性消費新賽道

全球市場再迎“超級央行周” 多家央行 “謹慎”應對不確定性

【市場動態】

A股:A股三大指數窄幅震盪,漲跌不一。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3426.13點,漲幅0.19%,成交額6393.50億元;深證成指報10957.82點,跌幅0.19%,成交額9336.55億元;創業板指報2215.13點,跌幅0.52%,成交額4616.77億元。板塊方面,環保設備、油氣開採及服務、黑色家電等板塊漲幅居前,小金屬、醫療服務、證券等板塊跌幅居前。

港股:17日,港股三大指數漲跌不一,恆生指數、國企指數分別上漲0.77%及0.57%,恆生科技指數微幅下跌0.14%。盤面上,作爲市場風向標的大型科技股漲跌不一,小米集團漲超3%,京東集團漲超2%,快手跌超2%,阿里巴巴小幅下跌;促消費專項方案重磅落地,餐飲等消費股多數表現活躍,權重股百勝中國、海底撈均上漲;國辦強調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內房股、建材水泥股普遍上漲,碧桂園、中國金茂漲超5%;職業教育股拉昇,中國東方教育漲超12%。此外,內險股、紙業股、海運股、光伏股、濠賭股多數維持上漲行情。

美股:北京時間18日凌晨,美股週一收高,道指上漲350點。道指漲353.44點,漲幅爲0.85%,報41841.63點;納指漲54.58點,漲幅爲0.31%,報17808.66點;標普500指數漲36.18點,漲幅爲0.64%,報5675.12點。

歐股:歐股主要指數收盤普漲,德國DAX30指數漲0.93%,英國富時100指數漲0.55%,法國CAC40指數漲0.55%,歐洲斯托克50指數漲0.78%。

【話題公司】

永輝“改革”,一董事反對,原因曝光

3月17日晚間,永輝超市發佈公告稱,公司擬正式成立改革領導小組,以統領改革轉型工作,加快改革轉型步伐。

“這令人深感憂慮。”永輝超市董事張軒寧在董事會上投出反對票,理由包含當前高級管理議案中未涉及CEO安排。

3月17日收盤,永輝超市股價報5元/股,漲幅爲1.42%,總市值爲453.8億元。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股東人數爲21.95萬戶。

亞洲前首富、恆基兆業地產創辦人李兆基辭世

3月17日,恆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恆基兆業地產)發佈訃告,集團創辦人李兆基於3月17日黃昏,在家人陪伴下安詳與世長辭,享年97歲。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晚間發佈悼文,對李兆基的辭世表示哀悼,並向他的家人致以深切慰問。李家超形容,李兆基是傑出的商界領袖和企業家,對推動香港的經濟發展和繁榮穩定貢獻良多。又指李兆基是備受尊敬的慈善家,在教育及社會服務方面表現卓越,包括多年來向多間香港和內地大學及高等教育院校慷慨捐款,熱心支持高等教育發展和培育人才。

星巴克,賠外賣小哥3.6億元!

日前,美國加州陪審團裁定,星巴克需向一位嚴重燙傷的外賣員賠償5000萬美元,摺合人民幣約3.6億元。對此,星巴克表示,公司計劃對這一判決提出上訴。

值得注意的是,這家全球咖啡連鎖巨頭,正在遭遇成長困境。2025財年第一季度(2024年10月1日至2024年12月29日),星巴克收入同比減少0.29%至93.98億美元,淨利潤同比下降23.78%至7.81億美元,公司還宣佈裁員1100人。

【公告提示】

*ST信通:公司股價已嚴重偏離基本面,積累了較大交易風險。

ST柯利達:公司股價短期漲幅較大,但基本面未發生重大變化。

濰柴動力:擬暫時終止分拆所屬子公司火炬科技至創業板上市。

比亞迪:推2025年員工持股計劃,涉及資金總額不超41億元。

杭州柯林:擬定增募資不超14.6億元,用於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等項目。

廈門港務:重組預案出爐,擬購買集裝箱碼頭集團70%股權,股票18日復牌。

英集芯:終止購買輝芒微電子控制權,股票18日復牌。

光庭信息:擬現金收購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商成都楷碼科技100%股權。

星光農機:擬7650萬元收購蘇州電中51%股權,有助於降低公司製造成本。

山金國際:2024年淨利潤21.73億元,同比增長52.57%,擬10派3.65元(含稅)。

博深股份:2024年淨利潤1.92億元,同比增長48.9%,擬10派2元(含稅)。

東阿阿膠:2024年淨利潤15.57億元,同比增長35.29%,擬10派12.7元(含稅)。

芯動聯科:2024年淨利潤2.22億元,同比增長34.33%,擬10派2.24元(含稅)。

海油工程:2024年淨利潤21.61億元,同比增長33.38%,擬10派2.01元(含稅)。

恆通股份:2024年淨利潤1.55億元,同比增長31.98%,擬10派0.5元(含稅)。

中信海直:2024年淨利潤3.03億元,同比增長26.81%,擬10派1.25元(含稅)。

陝國投A:2024年淨利潤13.61億元,同比增長25.73%。

天源環保:2024年淨利潤3.33億元,同比增長17.87%,擬10派1元(含稅)。

六國化工:2024年淨利潤2517.54萬元,同比增長10.65%。

銅峰電子:2024年淨利潤9573.53萬元,同比增長10.36%。

澳弘電子:2024年淨利潤1.41億元,同比增長6.45%,擬10派6元(含稅);公司全資子公司擬3.3億元投建高端PCB定製化生產基地。

長纜科技:2024年淨利潤7468.2萬元,同比增長3.53%,擬10派2元(含稅)。

晉億實業:2024年淨利潤1.3億元,同比扭虧爲盈,擬10派1元(含稅)。

藥明康德:2024年淨利潤94.5億元,同比下降1.63%,擬10派9.8169元(含稅)。

中公高科:2024年淨利潤4461.99萬元,同比下降13.48%,擬10派1.673元(含稅)。

梅花生物:2024年淨利潤27.4億元,同比下降13.85%,擬10派4.206元(含稅)。

保稅科技:2024年淨利潤2.1億元,同比下降16.83%,擬10派0.3元(含稅)。

浩歐博:2024年淨利潤3680.38萬元,同比下降22.24%,擬10派3元(含稅)。

萬華化學:2024年淨利潤130.33億元,同比下降22.49%。

塔牌集團:2024年淨利潤5.38億元,同比下降27.46%,擬10派4.5元(含稅)。

招商蛇口:2024年淨利潤40.39億元,同比下降36.09%,擬10派1.9353元(含稅)。

楚江新材:2024年淨利潤2.3億元,同比下降56.57%。

上海家化:2024年淨虧損8.04億元,業績下降主要受到商譽減值計提影響。

融創中國:預計2024年擁有人應占虧損255億元至260億元。

南方航空:2月旅客週轉量同比上升0.47%。

華誼集團:控股股東擬1.5億元至3億元增持公司股份;公司擬收購上海華誼三愛富新材料有限公司60%的股權。

藥明康德:擬10億元回購股份用於註銷減少註冊資本,回購價格不超過92.05元/股。

森鷹窗業:擬1000萬元至2000萬元回購公司股份。

本川智能:控股股東、實控人、董事長董曉俊擬減持公司不超3%股份。

唐源電氣:實控人之一致行動人擬減持公司不超3%股份。

傳藝科技:實控人及其一致行動人擬減持公司不超3%股份。

珠海冠宇:員工持股主體擬減持公司不超2%股份。

會通股份:同安基金擬減持公司不超3%股份。

中巨芯:遠致富海擬減持公司不超3%股份。

申科股份:股東易城易購擬減持公司不超3%股份。

南極光:錦福源五號基金及其一致行動人擬減持公司不超1%股份。

莎普愛思:股東陳德康、上海景興擬合計減持公司不超6%股份。

東傑智能:股東王志擬減持公司不超3%股份。

雲從科技:全資子公司簽署1.95億元智算中心算力擴容項目設備採購合同。

東宏股份:中標2.71億元供水工程鋼管及配件管採購項目。

青龍管業:子公司聯合中標7165.14萬元農業灌溉水源配套工程項目。

盛視科技:中標2.15億元上海東方樞紐E2工程聯檢設施建設項目。

華揚聯衆:擬與華年文旅籤商業合作框架協議,爲其提供營銷品牌推廣等服務,協議總額3億元。

英聯股份:控股子公司與某知名汽車公司研究院籤戰略合作協議,預期合作開發複合集流體一體化新型材料。

精鍛科技:擬9000萬元設合資公司,拓展機器人核心零部件領域業務。

昇興股份:擬設立越南子公司,約5538萬美元投建兩片罐制罐生產線項目。

寶光股份:擬設立配網科技分公司,推進在配網領域的戰略佈局。

青達環保:擬轉讓120MW漁光互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