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選讀》臺灣「政治押注」賭錯人?川普2只恐怖黑天鵝

臺灣夾在美中之間,如何生存成爲難解的重要課題。(圖/shutterstock達志)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雷厲風行,關稅貿易戰齊發,臺灣勢必受到衝擊,另一方面,臺灣擁有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多次被川普威脅「奪回晶片業」眼下2只黑天鵝盤旋在臺灣上空,臺美關係快速崩壞,專家認爲,臺灣政府似乎在某些賭注上押錯寶。

川普上任後,臺美關係變臉,激進發言鬧得人心惶惶,雖然全球各國都在適應川普2.0帶來的威力,但臺灣必須更早拴緊螺絲,不僅是處在美中之間,手上還有臺積電,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更在去年達到739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川普靠着「美國至上」理念當選總統,政策完全以自身利益爲出發點,以降低貿易逆差爲由,針對全球課關稅;以重新恢復製造業榮光爲由,要求關鍵產業重返美國生產,臺灣兩項都中箭。

政治與經濟密不可分,此時的臺灣政府面臨考驗,紐約時報指出,臺灣尋求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與國家安全顧問沃爾茲(Mike Waltz)的支持,但在川普第一任期強烈支持臺灣的前官員並沒有進入新政府,包括前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等人。

諮詢機構中國戰略集團主席強森(Christopher K. Johnson)評論:「支持臺灣的一些強硬鷹派被排除在外,這背後有意義,看起來臺灣押錯了一些寶。」

負責政策事務的國防部次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去年5月曾發表評論指出,「臺灣不應該認爲自己對美國不可或缺,美國有強烈的興趣保衛臺灣,但美國人沒有臺灣也能生存。」

柯伯吉一針見血說出現今川普政府對臺灣的態度,臺灣不能再要求美國保護,如何自保?在美中夾縫間生存纔是關鍵,政治與經濟盤根錯節且高度複雜的現況,顯見臺灣困境與悲哀。

臺積電爲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屢屢成爲川普磨刀霍霍的對象。(圖/shutterstock達志)

臺積電在2023年結束雙首長制,由總裁魏哲家兼任董事長,開啓全新局面,如今面對川普帶來的高度不確定性,可說是魏哲家獨掌大權後首個攸關未來發展的巨大挑戰,考驗臺積電團隊的智慧與談判功力。

華爾街分析師Tristan Gerra爆料,市場傳出美國政府推動臺積電與英特爾成立合資企業,在美國生產先進製程晶片,由臺積電負責營運,派出工程師提升技術,可能以此爲條件換取關稅豁免。

工商時報報導,美方開出三方案施壓臺積電,包括在美設立先進封裝廠、由於臺積電、美國政府及多方合資入股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以及英特爾承接臺積電在美客戶封裝訂單等。

其中設立先進封裝廠對臺積電衝擊最小,但川普可能不會喜歡,其餘兩個選項都存在技術外流風險,且「資敵」主要競爭對手英特爾,臺積電吃力不討好,但在川普傾力拯救美國晶圓代工、英特爾的局面下,臺積電的選擇恐怕已經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