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選讀》美國勢力介入?臺積電研發老將轉戰英特爾傳聞 引爆晶片圈
半導體產業競爭激烈,臺積電爲晶圓代工龍頭,手握全球最先進技術,早已成爲對手狙擊的目標,更是地緣政治的核心。(圖/報系資料照)
半導體產業競爭激烈,臺積電爲晶圓代工龍頭,手握全球最先進技術,早已成爲對手狙擊的目標,更是地緣政治的核心。此時,市場傳出消息,75歲臺積電研發老將羅唯仁退休後,有意重回英特爾任職,震驚業界。
羅唯仁在臺積電累積逾21年資歷,今年7月才退休,在此之前擔任臺積電技術研發暨企業策略發展資深副總。羅唯仁作風低調卻是臺積電不斷壯大的重要功臣,其領導的團隊在全球累積逾1500個專利。
此外,羅唯仁75歲才退休,早已超過臺積電訂下67歲退休的規定,顯示其備受重用,就連今年5月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訪臺,羅唯仁也現身臺積電與黃仁勳的餐敘,地位與影響力不言而喻。
外界對於他可能重回英特爾的傳言多持保留態度,傳言成真的機率低,主因在於羅唯仁7月纔剛退休,受到競業禁止條款限制,臺積電對於掌握機敏技術的高層也會給予補償,貿然投效競爭對手代價太高,可能面臨法律與名譽的雙重風險。
然而,科技新報指出,部分市場人士推測,如果此人事案有美國政府介入,狀況可能就會完全不同。事實上,自美方入股英特爾以來,不斷強調「半導體自主」的重要性,並支持執行長陳立武推動美國本土供應鏈佈局。
若此案被納入政策層面的戰略考量,美方或許會積極促成相關人事動作。羅唯仁曾在英特爾任職,英特爾又是臺積電的客戶兼對手,對該公司文化熟悉,加上具備深厚製程背景與國際視野,使他成爲業界公認的稀有人才。
市場看法不一,中時報導,智璞產業趨勢研究所執行副總林偉智指出,羅唯仁在臺積電乃至半導體業界的輩分、經歷,都想不到去英特爾的理由以及動機,這情況與過去高層離職、退休的情況不同,且英特爾目前遇到的情況是沒有客戶,並非在研發上遇到瓶頸,因此羅或許有去英特爾的可能性,但機率不高。
目前臺積電與英特爾皆不迴應此事,僅爲市場傳聞,但背後不可忽視,美國及英特爾在半導體產業上的渴望,陳立武曾在美國政府入股後表示,這是英特爾推動的故意之舉,並提到臺灣政府支持臺積電的舉動,暗示政府介入已是現在維持供應鏈穩定的重要行動。
從美國政府入股到四處挖角人才,證明英特爾在陳立武上任後採取更具侵略性的策略,試圖重振半導體巨頭的雄心,不僅想要讓營運止跌回升,還想拿回當年的領導地位。
在這樣的背景下,臺積電與臺灣政府必須建立更嚴謹的制度,以確保關鍵技術與研發人才根留本土。隨着AI、算力與國防需求的快速發展,臺積電在全球產業鏈中的角色更吃重,也意味着外部競爭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