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選讀》川普鐵粉崩潰! 大豆滯銷 美農民慘賣設備維生
受到關稅戰的反噬,美國農民正陷入巨大困境。(圖/美聯社)
近30年來,中國大陸進口商首次沒有在秋季美國大豆收穫季下單採購,轉而從南美採購大豆。美國豆農坦言,受到關稅戰的反噬,目前美國農村正陷入巨大困境。難以維持生計的美國農民,甚至打算出售設備。美國媒體直言,農民對川普政府的忠誠度即將接受考驗!
川普第1任期的美中貿易戰,導致在2018年美國對中國的大豆出口量暴跌約70%,美國農業元氣大傷。然而,美國農民驚恐發現,如今狀況比當年更糟,「我正面臨有生以來最糟糕的處境」!
大豆對美國農業及農產品出口而言至關重要。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2024年大豆以245.8億美元(約新臺幣7570億元)的出口額,位居美國農產品出口的首位,佔農產品出口總額的14%。不過向來是美國大豆最大買家的中國,自2025年5月起,卻再也沒有從美國購買過一粒大豆。
儘管今年美國農業產量打破紀錄,農民卻可能找不到銷售農產品的管道。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今年大豆庫存堆積如山,但價格卻不斷下跌,農民生計維艱,「美國頭號出口農產品的海外銷售量急劇下降,對美國農民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如果中國完全不採購美國的大豆,肯塔基大學穀物作物專家Grant Gardner表示,今年美國將面臨大豆產品滯銷的困境。
中國大單遲遲沒有下落,加上大豆價格暴跌,美國豆農正在竭盡所能維持生計,甚至考慮出售設備。愛荷華州的Joel's Tractors今年待拍賣的農業機械數量增加了30%。
爲了維持生計,美國農民只好出售設備。(圖/美聯社)
美國農場經濟可能遭遇全面危機,川普政府也在努力安撫因大豆滯銷而面臨鉅額損失的豆農。白宮原本計劃在本週推出一項農業補貼計劃,撥款120億至130億美元(約新臺幣3696億至4004億元),以救助受到關稅戰影響、生計艱難的農民。但由於政府停擺,這項補助被推遲,該計劃短期內看來無法實施。
不過美國豆農早已明確表態,相較於補貼,他們更想要穩定的市場。伊利諾州大豆協會(ISA)市場發展部主任Todd Main坦言,農民期待的是貿易協議,或者至少是足夠穩定的環境來發展業務,「我們真正想要的是與貿易伙伴維持良好的關係,我們需要的市場,而不是救助」。
大豆生產集中在美國中西部,而這些地區正是共和黨明年期中選舉的重要票倉。面對焦慮的美國豆農,川普政府也在全球幫忙找「客戶」。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除了中國之外,美國大豆的主要買家還包括墨西哥、歐盟、日本和印尼。如今中國的訂單轉向巴西、阿根廷,美國正敦促非洲和亞洲各國增加購買量,川普的團隊甚至向印度等市場推進。不過這些新的市場拓展行動,顯然難以填補中國市場的空缺。
阿根廷大豆搶下中國肥單。(圖/路透社)
川普政府計劃爲阿根廷提供200億美元(約新臺幣6160億元)貨幣互換額度的消息,更進一步激怒了美國豆農。由於阿根廷先前宣佈暫時取消包含大豆在內的穀物出口預扣稅,此舉吸引了國際買家大量採購阿根廷生產的大豆或是豆油,這無疑更加重了美國大豆所面臨的銷售壓力。
「美國大豆的價格下跌,且收穫工作正在進行中,農民所看到的頭條新聞卻不是與中國達成任何貿易協定,而是美國政府居然向阿根廷提供200億美元的經濟援助,」 美國大豆協會主席Caleb Ragland憤怒表示,「這種沮喪的情緒簡直令人難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