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選讀》巴菲特「錯誤投資」損失6.5兆 親授逆轉3大招

94歲巴菲特即將交棒,日前發出最後一封股東信。(圖/路透社)

94歲的「股神」巴菲特,已確定將波克夏執行長的重責大任交棒給阿貝爾(Greg Abel)今年發出最後一封股東信,信中分享3大投資智慧,包括承認錯誤並採取合理行動、不要逃避股市,以及選擇去超值的市場進行長期投資。

CNBC報導,即使沒有持有波克夏的股票,巴菲特的最後一封股東信仍值得細讀,溫暖且平易近人的敘述方式讓投資人能夠輕鬆學習知識。其中「承認錯誤」是今年股東信的主題,巴菲特承認自己犯過很多錯誤,包括1962年決定收購當時還是紡織公司的波克夏。

巴菲特坦言,雖然購買波克夏的價格很便宜,但紡織業務其實瀕臨滅絕,花了很多年試圖重振波克夏的紡織業務,而非專注於保險與控股業務,這項錯誤決定讓他損失約2千億美元(約新臺幣6.5兆)的投資回報。

談到如何處理自己所犯的投資錯誤時,巴菲特提到已逝好友蒙格(Charlie Munger)的忠告,巴菲特表示,「最大的錯誤就是延遲修正錯誤,蒙格會說那是吮指不前,他告訴我,問題不會靠許願而消失,需要採取行動,無論過程中有多不舒服。」

對於一般投資人而言,若手上持有的某檔股票出現虧損或結構性轉變,可能會變賣停損,波克夏雖然是大企業,但他們仍會果斷決策,巴菲特表示,如果某項投資有無法解決的問題,會選擇放棄,「事實上,波克夏幾乎不會出售控股業務,除非我們發現難以挽救的問題。」

即使近期波克夏的現金部位創新高,但巴菲特投資偏好不會改變,惡性通膨會侵蝕貨幣價值,進而影響債券收益,但就算經濟環境出現波動,企業還是能持續獲利,若投資人持有這些企業的股票,就能夠累積財富。

巴菲特一再敦促投資人購買追蹤美國股市的指數基金,曾在訪問中提到,「持續購買標普500指數的低成本指數基金,在所有經濟情況下都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巴菲特與波克夏向來積極尋找估值低的市場或公司進行投資,例如在2019年就購買日本五大商社的股票,巴菲特說:「我們查閱這些公司的財報,對他們的股價感到驚訝,隨着時間推移,我對這些公司的欽佩與日俱增。」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將掙扎視爲機會。投資專家表示,首先,應該重新評估買進股票的理由,如果公司的基本面依然強勁,例如獲利成長、資產負債表穩定、擁有相對於同業持久的競爭優勢,那麼就不應該擔心股價的短期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