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解讀|存貨跌價損失、應收賬款壞賬困擾下,8家疫苗企業一季報業績還在下滑
疫苗行業還未走出業績低谷期。
2024年,A股疫苗板塊內的14家企業,有12家企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出現下滑。到了2025年一季度,仍有8家企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在下滑,佔了板塊數量一半以上。
具體看,這8家企業分別是萬泰生物(603392.SH)、智飛生物(300122.SZ)、百克生物(688276.SH)、康華生物(300841.SZ)、沃森生物(300142.SZ)、康泰生物(300601.SZ)、華蘭疫苗(301207.SZ)、成大生物(688739.SH),其中前5家企業歸屬於上市公司的淨利潤降幅超過八成。
整體看,疫苗接種情況不理想,給疫苗企業收入帶來很大挑戰,而存貨跌價損失、應收賬款壞賬產生的信用減值損失,又在進一步吞噬着企業利潤。
2025年第一季度,萬泰生物實現營業收入4.01億元,同比下降46.7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5277.69萬元。
萬泰生物在一季報中表示,公司收入下降,主要由於公司疫苗板塊受市場調整、政府集採及九價HPV疫苗擴齡等影響, 銷售不及預期,疫苗板塊收入較同期回落。
萬泰生物在2025年第一季度也對應收賬款壞賬損失以及存貨跌價損失進行了計提減值,合計減值5132.59萬元,對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合併利潤總額影響5132.59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萬泰生物對應收賬款壞賬損失的計提減值幅度超過存貨跌價損失的計提減值,前者達到4582.81萬元,後者爲549.78萬元。
萬泰生物表示,對公司及子公司應收賬款的形成主要來自於疫苗產品銷售,客戶爲全國各區縣疾控中心。疾控中心疫苗採購歸屬於地方財政管理,存在部分地區財政資金緊張,導致未能如期支付貨款的情況發生增加。因此,公司基於賬齡情況計提的應收賬款信用減值損失也隨之增加。公司及子公司一直積極跟進行業政策,重視信用風險管控、賬期跟進以及與疾控中心的及時溝通,持續加強應收賬款管理,進一步降低壞賬發生的風險。
與萬泰生物同屬於HPV疫苗企業的智飛生物,2025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3.74億元,同比下降79.1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3.05億元。
智飛生物表示,營收下降,是由於本期市場推廣工作未達預期,銷售收入減少所致。2025年第一季度,智飛生物的資產減值損失達到3833.61萬元,較上一年同期的102.85萬元大幅攀升,公司亦解釋稱,主要是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增加所致。
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上述8家2025年一季報業績下滑的疫苗企業,有6家企業均列出了資產減值損失和信用減值損失(包含應收賬款計提損失)具體情況,其中又有5家企業的資產減值和信用減值合計的損失幅度超過了2024年一季度的減值損失,比如沃森生物、康泰生物2025年一季度資產減值和信用減值合計的損失均較2024年一季度分別增加了5242.83萬元、1730.44萬元。
康泰生物表示,2025 年一季度,公司計提信用減值準備、資產減值準備金額共計3028.75 萬元,計入公司 2025 年一季度損益,減少公司 2025年一季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及所有者權益 2569.79 萬元。
當前,對於疫苗企業而言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說服更多人羣接種疫苗。對於全人羣來講,疫苗對於控制、消除乃至消滅傳染病,是最經濟有效的手段,但如何推動全人羣接種疫苗,尤其是自費疫苗,難度並不小。在我國,包括流感疫苗、肺炎球菌、HPV疫苗、帶狀皰疹疫苗等在內的自費疫苗,接種率並不高。多年來,我國的流感疫苗接種率就在個位數水平徘徊。
近日,在一場關於健康社區“免疫行動”促進計劃啓動儀式上,中國醫藥衛生文化協會疫苗與健康分會會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羣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馮錄召對第一財經記者在內的媒體表示,對於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接種流感、肺炎球菌、帶狀皰疹等疫苗,能夠降低多病共存的風險,甚至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的風險,例如北京市的數據顯示接種流感疫苗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此外,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預防某些病毒感染可以幫助延緩認知能力下降。一項大型研究發現,接種帶狀皰疹疫苗可以降低患癡呆症的風險。當前很多慢性病患者仍然不知道慢性病處於穩定期是可以接種疫苗的,還有一些患者普遍存在疫苗猶豫現象,而實際慢性病人羣應當是積極預防感染性疾病的重點人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