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豪雨!光復災情和1事有關 郭鎧紋:恐再成新堰塞湖

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研判,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事件,可能與22日南投信義鄉規模4.8地震有關。(圖/郭鎧紋提供)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因豪雨溢流,重創光復鄉,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研判,這起事件與22日南投信義鄉的地震有關聯,提醒目前溢流口已下切114公尺,並形成V型水道,若泥砂持續累積,恐再衍生新的堰塞湖,民衆務必持續關注上游水情,切勿掉以輕心。

郭鎧紋今(28)日接受《中時新聞網》訪問時指出,22日凌晨3時20分南投信義鄉發生芮氏規模4.8地震,震源深度28.1公里,最大震度達3級,由於震央位於梨山斷層附近,可能造成馬太鞍溪堰塞湖結構不穩,加上豪雨不斷,進而在23日發生溢流。

郭鎧紋解釋,梨山斷層是雪山山脈與中央山脈的重要分界線,若華南地塊持續往東推擠,將加大撞擊中央山脈的機率,也可能增加地震活動,且堰塞湖正位於中央山脈區域,對地震的反應格外敏感,加上位置偏遠,現場實際震度不容易被監測,因此風險難以精準掌握。

郭鎧紋表示,今年以來馬太鞍溪流經的萬榮鄉已發生3起地震,分別是1月22日規模4.9、1月29日規模4.3,以及6月24日規模5.0,雖然發生頻率不算高,但山區地質環境脆弱,堰塞湖若再遭遇降雨或地震衝擊,隨時可能再次形成或溢流。

郭鎧紋強調,目前溢流口已下切114公尺,形成V型水道,若泥砂持續累積,下游地區恐再面臨威脅,提醒民衆務必持續關注上游水情,切勿掉以輕心,因溢流口附近恐再衍生新的堰塞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