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執着美國夢! 亞馬遜臺籍工程師看淡H-1B:計劃回臺創業
▲亞馬遜臺籍工程師看淡H-1B簽證,計劃回臺創業。(圖/路透)
記者張方瑀/綜合報導
美國政府近期調漲H-1B簽證申請費用,引發外國專業人士的憂慮。美國媒體《商業內幕》專訪亞馬遜(Amazon)軟體工程師黃文昕(音譯,Wen-Hsing Huang),報導他如何從執著於「留在美國」到轉念思考「回臺創業」的新人生規劃。他直言,新的美國夢不再是綠卡與高薪,而是帶着在美國累積的技能、人脈和資金,回到臺灣建立自己的事業,享受自由。
根據報導,黃文昕現年25歲,2022年持F-1學生簽證赴美,就讀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資工碩士班。他憶起當時,正值美國科技業裁員潮,Meta、Twitter等公司大量裁員,使得實習機會一位難求。對國際學生而言,暑期實習幾乎是通往正職的必經管道,卻讓他一度陷入低潮。
爲了在美國站穩腳步,他全心投入找工作,花費大量時間練習自我介紹、參加能報名的每場就業博覽會,同時精進程式設計能力與履歷。那段日子讓他壓力沉重,但也帶來寶貴經驗。他坦言,過程中學會了「人生中有些事能掌控,有些卻無能爲力」,而這份心態成爲日後面對挑戰的重要支撐。
研究所畢業後,他先在亞利桑那州半導體公司ASM任職,2024年9月轉入亞馬遜。雖然終於踏進夢寐以求的大科技公司(Big Tech),但他坦言,心裡始終懸着簽證的問題。按照規劃,他希望能借由公司幫忙申請綠卡,逐步升上資深工程師,接着追求創業夢想。然而,這一切的前提卻是必須成功抽中H-1B簽證。
▲川普無預警調漲H-1B科技簽證申請費。(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今年4月,他第二次挑戰H-1B抽籤仍舊落空,加上當時傳出不少F-1學生遭遣返的新聞,讓他心情一度低落與不安。但在一次日本旅行中,他意識到自己其實已經能接受離開美國的可能性。「我不再在乎能不能留在美國,因爲那不是唯一的路。」
黃文昕強調,這幾年的經驗讓他徹底理解「安定」是一種幻覺。「很多人以爲自己擁有穩定,但世界與經濟從來不穩定,裁員可能隨時發生。我甚至相信人工智慧會取代許多工作,包括軟體工程。」他說,不想再把20多歲的黃金歲月浪費在追逐一個不確定、甚至虛幻的美國夢上。
面對未來,他已經有了新規劃。黃文昕表示,自己會繼續在亞馬遜工作一段時間,把錢存好,並利用這段時間持續累積技術與經驗。接着,他打算回到臺灣創業,靠着網路打破地域限制,仍能在美國註冊公司、服務全球客戶,賺取美國水準的收入,同時享受臺灣較低的生活成本與完善的健保制度。
他坦言,雖然過程充滿挑戰,但仍心懷感激。美國的學業與工作經歷,不僅讓他獲得國際視野,也教會了他兩個最重要的課題:在不確定中保持韌性,以及找到自己真正重視的價值觀。「我帶着對美國的敬意而來,因爲這是一個重視自由與機會的地方,憑實力與毅力就能出頭。我相信這樣的精神依舊存在,但我選擇回臺灣,因爲那纔是我能真正做主的人生。」
他最後補充,不會替別人下定論,因爲每個人的選擇與優先順序不同。但對他而言,離開美國不是失敗,而是自由。
I'm an Amazon software engineer who wasn't selected for the H-1B visa. I was obsessed with staying in the US‚ but not anymore. https://t.co/XNT7xU5rS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