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臺積電外 國內業者 申請H-1B意願恐降低
美國總統川普大幅調漲H-1B簽證的申請費,國內科技業表示會降低申請意願。(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19日簽署行政命令,大幅調漲H-1B專業技術工作簽證的申請費,每年收取10萬美元(約新臺幣300萬元);對此科技業表示成本不低,「會降低申請意願」。學者認爲,臺積電基於新廠不得遞延壓力,應願以高昂的成本從海外延攬人才,但中小型供應鏈衝擊就比較大。
在美國德州、密西根州有廠辦的臺達電表示,10萬美金並不低,確實會影響企業對H-1B的申請意願,「可能會有必要才用」。臺達電說,企業有自己內部高階或專業技術人員的海外工作簽證(L-1)可用,但這有海外母公司工作至少1年條件,且只要離職就失效,不如持有H-1B好用。可是目前川普政策變數還大,企業端應會先觀望。
臺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表示,當臺灣、日、韓砸大錢集體投資美國之際,川普卻忽略美國本地製造業人才難尋,只是臺積電有美國新廠量產不得遞延的壓力,因此即使H-1B簽證申請費激增,推估仍願以高昂的成本,從臺灣等海外延攬人才,彌補美國製造業人才不足的缺口。
由於美國建廠成本高,現在又墊高臺積電人事成本,劉佩真認爲,臺積電議價能力高,有能力全額負擔建廠、人事成本,但最後仍會將成本轉嫁給客戶,終端消費者可能是最大苦主,也將增添美國通膨壓力。
川普玩兩手策略,一方面簽證費激增、增加美就業機會,二方面透過半導體232條款加徵關稅等,對半導體廠商施壓、赴美設廠;劉佩真認爲,簽證成本激增,對資本額較低的臺積電中小型供應鏈,衝擊會比較大。
專家表示,半導體先進製程發展不僅要有專業,更仰賴24小時待命的文化,美國畢業生專業可以訓練,職場文化卻很難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