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出國!桃市圖「解鎖東南亞」 親手觸摸跨文化生活樣貌

桃市圖「解鎖東南亞的100種方法」系列活動場場爆滿,民衆透過手作、故事分享親身體驗東南亞文化,成爲多元交流的重要平臺。(桃市圖提供)

桃園市立圖書館自8月起推出「解鎖東南亞的100種方法」系列活動,場場爆滿,吸引民衆踊躍參與。桃市圖表示,活動由教育部補助、國家圖書館輔導營運,透過8場文化手作與故事分享,帶領民衆親手觸摸東南亞的生活樣貌,成爲跨文化理解的重要平臺。

桃市圖館長施照輝指出,隨着新住民人口逐年增加,東南亞文化已是臺灣多元社會的重要一環,圖書館不僅透過「親手製作」與「文化導覽」的方式,讓讀者認識各國節慶與特色,更希望成爲不同族羣相互理解與交流的窗口。

桃市圖指出,在「解鎖東南亞的100種方法」活動中,已完成的4場包括柬埔寨國花吊飾 DIY、越南手繪筆袋、泰國北碧府文化分享與蜘蛛網旗製作及越南春節幸福手鍊。參與過程中,孩子將作品送給長輩、與父母一同創作,留下動人故事。後續將持續推出印尼傳統Ketupat吊飾、越南奧黛書籤、印尼熱縮片風情畫與Ketupat 編織鑰匙圈等場次,讓民衆在創作過程中更深入體驗文化的溫度。

桃園市立圖書館的多元文化服務已遍及13個行政區。其中中壢龍岡分館以東南亞七國館藏爲特色,龍潭分館結合鄧雨賢音樂紀念館推廣在地音樂文化,大湳森林公園設有玩具圖書館,打造親子共讀與跨文化家庭交流空間。無論在市中心或外圍區域,民衆都能「在地有館、隨處能讀」。

桃市圖強調,「解鎖東南亞的100種方法」不僅是系列手作課程,更是一場文化之旅。希望市民在桃園就能走進東南亞,認識並尊重多元文化,並把這份理解帶回家庭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