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助延壽 美專家揪7錯誤走法:比不走還糟
健走對身體健康好處相當多。(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步行是最容易被實踐的一項運動,對身體健康好處相當多,還有助於延壽,但錯誤的走法反而會增加受傷風險,《Prevention》報導中列出走路時常會發生的錯誤,包括手臂擺幅太大、跨步太大、帶太多東西以及路線一成不變等7項。
常見的兩種錯誤姿勢爲走路時彎腰駝背、往後傾,美國佛州競走教練波尼指出,這兩種走路姿勢都容易導致受傷,前傾、後傾都會破壞身體平衡,加重下背壓力,造成拉傷與疼痛。正確姿勢應該是讓頭部、頸部與脊椎保持一直線,肩膀放鬆、肚子收緊、視線看向前方。
步行時手臂應自然地前後擺動,別左右亂甩,也不該上揮至下巴,這會破壞平衡,也會拖慢速度。手肘應彎曲90度,肘部靠近身體,自然地前後擺動,幅度不要超過胸部。
很多人認爲跨大步走可以走得更快,但其實會更慢,因爲前腳跟伸得太遠,反而像剎車,而不是幫助前進。
步伐太重會讓腳承受過多壓力,也會拖慢速度。走路時應該是腳跟輕輕着地,腳步聲應輕柔,且走起來要舒服。
有些人走路會帶不必要的東西,太多東西會拖慢步伐。若攜帶水瓶,建議使用附有水瓶架的腰包。
許多人爲了省時間,會省略暖身與收操,若一開始就以最快速度走路,不僅會過早耗盡體力,還會導致肌肉痠痛與多種運動傷害。應從慢速開始逐步加快,前5分鐘慢慢走,接着加快至平常趕路的速度。最後用慢走5至10分鐘,再拉筋伸展臀部、腿後肌、小腿。
同條路線走一段時間後,久了自然會覺得無聊,中斷計劃,試着換個地點,也可以選擇有些坡度的路段,讓健走更有挑戰性。
復健科醫師王思恆曾引述研究指出,完全不運動者,每天多走111分鐘,壽命可延長多達11年;活動量最少的族羣,每天走路1小時可增加壽命達6.3小時。而缺乏運動的人們所損失的壽命,與吸菸者相當.這對於沒有運動基礎的人們來說,光是走路就能獲得顯著的健康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