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把芬普尼蛋視爲個案 專家喊話農業部:出面管源頭

不能把芬普尼蛋視爲個案,專家喊話農業部:出面管源頭。(資料照/彰化縣政府)

芬普尼蛋事件擴大,食藥署抓包文雅畜牧場在移動管制期間,仍將雞蛋非法流出。不具名食安專家指出,不能把此事視爲單一事件,文雅會使用芬普尼,其他人也會。後市場檢驗是其次,農業部應出面解決雞大便發臭、雞舍的降溫問題,才能從源頭防範,減少農藥使用;前食藥局長康照洲也批評,每次都是衛生單位市場抽查發掘問題,爲何前端不能先把關?當初在農政單位壓力下,衛生單位不得不設下殘留標準,讓含有少量芬普尼的蛋上市,把風險轉介消費者,這種負面管理,只會讓臺灣養殖業走向末路。

不具名食安專家表示,華人世界都將芬普尼稱「氟蟲腈」,只有臺灣將翻譯名稱美化,變成女孩子的名稱。農民之所以會濫用,第一個原因是名字太好聽,且平易近人,但實際上,它比一般的農藥還要毒。

該專家指出,雞大便與豬大便不同,豬的體型大,大便和人類一樣,都是一坨一坨的,沒辦法直接拿去種菜、種水果,必須經過發酵,而發酵後的豬大便就沒有臭味。相較之下,雞大便小小的,拿去種菜無傷大雅,農民大多1周、10天左右收取一次,糞便堆積在室內,味道相當臭,加上雞體溫高又怕熱,雞舍多爲半開放式空間,容易吸引蟲子上門,就必須使用農藥。

臺中市衛生局15日表示,查獲臺中市梧棲區龍忠蛋行9日向被列管文雅畜牧場進貨200籃、重約4000斤,回收38籃、重約760斤,其餘分別售出給散客以及35家各類小型餐飲等,均已全數用罄。(圖/臺中市衛生局)

「不要想它是個案」,該專家說,文雅畜牧場會這麼做,其他人也會,此次的案件必須整體來看。後市場再怎麼查,都是末端的,必須從源頭解決,農藥部應該出面,第一個就是解決雞大便的問題,教育雞農怎麼發酵,學界則可協助找到好菌,加速發酵、降低臭味,把雞大便轉爲肥料。其次,就是雞舍必須「降溫再降溫」,若用冷氣,蛋價恐飆升,可研發其他的降溫方式,解決蟲子問題。

前食藥局長康照洲表示,芬普尼不是一個必要的農藥,臺灣雞農會使用,代表我們的養雞環境不好,要解決的方式就是把環境改善。現在的主張是不要有小農,儘量採取現代化養殖,減少飼料裡的抗生素,以及環境用藥的使用。

面對近期的芬普尼風波,康照洲說,蛋雞場1000多家,70億顆蛋到上萬家零售,到底要管源頭還是末端,大家應該很清楚。此次有人大肆宣揚農委會時代要求標示可追溯,等發現時早已賣光,追溯有什麼用?每次都是衛生單位市場抽查發掘問題,可是爲時已晚,爲何前端不能先把關?前端放火後端救火,救火的還要被罵?

康照洲批評,歷年來一個簡單的蛋卻不斷出問題,在例行農產品抽查,抗生素一直被檢出,雖然微量,但顯示整體環境是不健康的,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源頭在哪,農政單位有給過答案嗎?想過要解決嗎?

芬普尼本就不是合格的蛋雞用藥,農民是因爲環境不清潔才使用,卻不去思考如何改善飼養環境。康照洲透露,當初在農政單位的壓力下,衛生單位不得不設下殘留標準,讓含有少量芬普尼蛋可以上市,把風險轉介給消費者,這種負面管理,只會讓臺灣養殖業走向末路,如果主管機關還不認真思考政策,臺灣養雞就「雞雞(GG)」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