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北市被塑造成「資源大戶」 藍議員揭:政院刪650億捷運經費
▲交通部函文北市府說明,捷運建設經費將視立院預算審議結果進行調整。(圖/翻攝自Facebook/柳採葳)
實習記者石嘉豪/臺北報導
財劃法因修法出包,導致部分縣市統籌分配款「不增反減」,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3日)邀集縣市首長商討解決辦法,不過,國民黨臺北市議員柳採葳今開轟,北市被中央塑造成「資源大戶」,但市府8月時發現,環狀線等捷運建設完成前,卻會被刪650億,她認爲,這不是分配正義,這是政治懲罰。
柳採葳表示,卓榮泰院長今天邀地方縣市首長討論《財劃法》,是真正要討論,還是隻想繼續對地方開刀呢?中央說,臺北市明年度統籌分配款增加了400多億元,說得像是恩賜給臺北的,乍看之下,好像臺北市撿到一筆意外之財,但根據她向財政局索取的資料,數據證明真相恰恰相反。
柳採葳指出,臺北市對中央的稅收貢獻,在修法後,從41%提高到45%,也就是說,臺北稅收貢獻提高了,但統籌分配款的分配比例,卻從15%降到13%,所以中央一邊收得更多,地方分到卻更少,這是什麼道理?
針對統籌分配款增加400多億的部分,柳採葳直言,這不是中央賞給臺北的紅包,是臺北人用實打實的稅收換來的,但北市繳得多,分得最少,還要被說,「已經拿很多」。
柳採葳痛批,中央政府的話術就只有一種,也就是「只講金額,不講比例」,只看帳面數字,不看實際貢獻,明明臺北分得更少,卻要被中央塑造成資源大戶。
此外,柳採葳點出,更荒謬的是,除了統籌款比例下降,中央還一路砍一般性補助款,弱勢照顧經費縮水,捷運建設經費也一拖再拖,只要可以不給的,就找理由不給,只要可以延遲的,就慢慢拖。
柳採葳透露,臺北市府8月發現,臺北市建設補助經費,將被刪減75%,也就是說,環狀線等捷運建設,完成前會被刪650億,臺北人不能接受也不會默默承受。
面對當前的處境,柳採葳感慨,地方要建設、要照顧弱勢、要推動公共服務,全都要靠自己硬撐,中央裝聾作啞,還能擺出一副「你們拿太多」的嘴臉,這不是分配正義,這是政治懲罰。
柳採葳強調,中央不願公平分配,還想要繼續壓制臺北的聲音,但北市不會閉嘴、不會裝傻、更不會讓市民繼續被欺負,地方要的不是要特權,她呼籲中央,可以騙一時,但講不過事實,可以不尊重臺北,但不能扭曲真相,可以操作話術,但臺北市民看得懂數據、看得出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