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健康餘命又變長「平均7.78年」 學者:最快2026年重回8字頭
退休生活示意圖。圖/AI生成
不健康餘命又拉長了!根據衛福部公佈零歲健康餘命,112年爲72.45歲,與112年平均餘命相減,不健康餘命爲7.78年,與111年的7.41年相比,增加0.37年。臺大公衛學院流病及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110年後不健康餘命邁向「七字頭」,但該現象受疫情效應影響,疫情效應最快將於2026年結束,不健康餘命將重回平均八年。
不健康餘命於近五年變化極大,108年爲8.47年、109年8.04年、110年7.56年、111年7.41年、112年7.78年。陳秀熙表示,新冠疫情於109年全球暴發,臺灣真正受到疫情影響爲110年,疫情增加高齡者死亡率,因此國人平均餘命在110年起開始下降,不健康餘命也隨之縮短,並非是國人變得健康,而是部分失能受到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死亡,不再長期臥牀等。
陳秀熙表示,疫情除了帶來死亡,三級警戒時期,國人就醫難度增加,使癌症無法早期發現,等到疫情解封后,才如願就醫,恐讓原本可以早期發現的癌症變晚期,晚期癌症不只增加治療難度,也增加癌症死亡率。
他認爲,110年後不健康餘命從先前的平均8點多年,縮短至7年左右,這僅是「短期現象」,且是後疫情現象,該現象會隨着人們適應新冠流感化,以及還完免疫負債後,不健康餘命就會恢復到平均8年左右,推估最快2026年、最慢2028年免疫負債現象就會消失,屆時不健康餘命就會上升。
陳秀熙建議,在不健康餘命恢復前,政府應思考如何應對照顧需求增加,對於自我健康的提升以及「真正」縮短不健康餘命,提出相對應的對策。
據衛福部公佈零歲健康餘命,112年爲72.45歲,與112年平均餘命相減,不健康餘命爲7.78年,與111年7.41年相比,增加0.37年。記者陳雨鑫/攝影
▪ 報稅進入延長期最後一個月! 錯過小心面臨滯納金 ▪ 今年報稅怎麼繳纔不吃虧? 2025新制亮點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