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稱作戰特別預算破兆 綠委:包含建立臺灣之盾
愛國者3型防空飛彈。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政府計劃提出「不對稱作戰及作戰韌性特別條例草案」,民進黨立委王定宇20日指出,該草案內容有四大支柱,包括建立臺灣之盾、建構臺美合作供應鏈,也滿足臺灣國防自給自足的需求。
美臺國防工業會議於20日於美國馬里蘭州登場,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和沈伯洋代表民進黨與會出席。
王定宇指出,規模新臺幣1.3兆元的「不對稱作戰及作戰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其對應的特別預算是規畫7年期,而頭4年是支付的高峰期,基本上聚焦在前4年。
王定宇說明,該草案有四大支柱,第一大支柱就是建立賴清德總統日前提出的「臺灣之盾」;王定宇指出,臺灣防空飛彈密度是全世界第二密集,但臺灣的防空火力和感知雷達系統各自爲政。
王定宇說,不但臺灣自制的武器和向美國軍購的武器必須有協調整合的機制,同時火力單元和感知系統也該整合,透過指揮與控制(Command and Control)系統來做出有效率的分配,再導入人工智慧。
王定宇說,臺灣建立臺灣之盾是用一層一層的屋頂來防衛中國的主要威脅,包括東風系列導彈、遠火系統火箭、戰機和武裝直升機等;王定宇說,臺灣之盾不同於以色列的鐵穹是近程防空系統,王定宇認爲,臺灣之盾與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金穹有異曲同工之處。
此外,王定宇說,第二大支柱是建構臺灣的不對稱戰力,包括各式無人機、無人艇,從有人到無人潛艦等;王定宇說,臺灣不但要有無人機,還要具備反無人機的能力。
王定宇也指出,第三大支柱和第四大支柱分別爲擴大軍備的縱深,以及建立自行生產戰備儲量的能力;王定宇說,這是要確保臺灣的戰備儲量充足,不但平時能加入成爲民主供應鏈的一員,到了戰時也能自給自足。
王定宇說,1.3兆元的特別預算,不僅是提高安全、建構臺美合作的供應鏈,也扶植臺灣的國防產業,讓臺灣自給自足,也讓臺灣成爲全球供應鏈的一環。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