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抽菸、無家族史也中鏢 男走路喘竟是肺腺癌晚期

不抽菸、無家庭史也中鏢,6旬翁咳嗽、走路喘竟是肺腺癌晚期。(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65歲許先生不抽菸也無家族病史,向來有良好運動習慣的他,近期因持續咳嗽、走路喘不過氣,就醫經電腦斷層掃瞄檢查並安排切片,確診罹患晚期肺腺癌,且癌細胞已擴散到肝臟,經接受免疫治療合併化學治療和血管新生製劑治療,不僅縮小腫瘤,男子咳嗽和呼吸喘也獲得改善,現仍積極配合治療中。

奇美醫院呼吸治療科主任暨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鄭舒帆指出,國人肺癌晚期確診比例偏高,免疫治療合併化學治療,讓肺癌治療更到位。(奇美醫院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奇美醫院呼吸治療科主任暨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鄭舒帆指出,國人肺癌晚期確診比例偏高,爲補足過去無EGF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ALK(間變性淋巴瘤激酶)等基因突變病人的用藥缺口,健保署自今年6月1日起,擴大第一線給付「免疫治療合併化學治療」與「化學治療合併免疫與血管新生抑制劑」,估計每年將有1600名病人受惠,每人年省約200萬元藥費。

衛生福利部公佈2024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已連續43年高居國人死因首位,其中肺癌多年蟬聯癌症榜首,死亡人數也超過1萬人;根據衛福部公佈2022年癌症登記報告資料,肺癌發生人數已突破1.7萬例,穩坐國人癌症發生率與死亡人數的雙冠王。

鄭舒帆表示,肺癌是一個變化快速、治療需要精準判斷的疾病,過去有基因突變的病人能用標靶藥物,若缺乏EGFR、ALK等基因突變病人選擇相對少,往往只能單靠化療,而肺癌治療中單用免疫治療藥物提供病人新的治療選擇,合併其他藥物的治療證實能夠進一步的加強治療的效果。

他表示,免疫治療與化學治療結合使用時,就像是雙重夾擊,從不同層面打擊癌細胞,讓治療效果加倍,多項大型國際試驗證實能延長存活期、提升疾病控制率,此外,結合血管新生抑制劑,對於臨牀上部分病人族羣,如肝轉移或臨牀預後較差者,也能減少腫瘤惡化機會。

★《中時新聞網》:吸菸有害健康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戒菸專線:0800-63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