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催生50億元生醫基金 與會專家聚焦科技前瞻應用、生態系建構
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委員楊泮池。記者蘇健忠/攝影
2025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昨(27)日閉幕,BTC專家提18項建言,包括從國家戰略高度,由政府主導成立規模至少50億元的「臺灣生醫產業發展基金」,以推動落實賴總統擘劃的大健康產業發展與願景。
今年BTC會議昨圓滿落幕,與會海內外專家委員共提出18項建議聚焦「科技前瞻應用」與「生態系建構與國際佈局」,前者探討AI與生醫結合,併成立健康數據服務公司;後者協助國產藥品落地與市場拓展,專家建議成立至少50億元規模的「臺灣生醫產業發展基金」。
圖/經濟日報提供
BTC會議召集人、行政院政務委員吳誠文表示,近年我國在體育方面導入科技後展現亮眼佳績,生技、醫療與科技產業也可透過整合,從MIT(Made in Taiwan)走向CIT(Created in Taiwan),落實臺灣產業創新。政府以科技連結社會需求,通力合作發展AI半導體技術、生技研發、農業的應用,並善盡資料治理責任,逐步完善法制。
吳誠文表示,今年BTC會議後將持續推動FHIR等資料交換標準,完善分級醫療數位化,推進在宅醫療與健康促進;加速藥品、醫材審查認證與應用;發揮臺灣創新的能力,確保創新可以照顧國人健康。國科會表示,本年度BTC委員就科技前瞻應用、生態系建構與國際佈局等兩大面向,提出三大應用與三大推力共18條具體建言。
這18條具體建言共可分爲七大重點,包括:一,將「健康臺灣」及「在宅醫療科技」與臺灣生技產業結合,擴展至疾病預防導向之健康管理應用;二,推動AI及半導體技術於醫藥品研發、農業科技、臨牀醫療等領域;三,加速資料應用相關法規調適,善用本土基因及健保資料,提供健康臺灣及產業運用;四,推動生醫、AI、資料科學等跨域人才培育與延攬機制,投入產學研發並支持其創業;五,加速國產醫藥品審查及推動於醫療機構落地使用機制,鼓勵健保適當給付,強化國際市場佈局;六,發展藥物開發委託研究(CRO)服務,建立全球轉譯研究及臨牀試驗能量;七,加強生技領域First-in-Class、Best-in-Class及原創的投資等。
BTC委員代表楊泮池指出,專家委員建議臺灣應成立大型人體世代研究,建立臺灣在藥物開發、學術與公共衛生的領導地位。人才培育方面,隨着美國緊縮科研預算、裁員等背景下,臺灣應補強生醫、AI與資料科學等跨領域所需人才。
延伸閱讀
鬆綁醫學中心投資 聲聲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