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而不精 綜高難撕掉標籤

國內綜合高中數量愈來愈少,學界分析,正因爲「樣樣通,樣樣鬆」等標籤難擺脫,讓這些設有綜高學制的學校,也紛紛傳出迴歸單一體系或轉型的聲音。

一名任教於綜高的教師說,自己任職的學校自創校就是綜高,相較其他增設綜高的學校來說,並沒有師資難安排、資源分配不均問題,反而在多年累積下,教師們對綜高學生課程內容設計都很有經驗,也沒有一○八課綱上路後適應的過渡期,近年辦學不利與「社會風氣」有關。

該名教師表示,國中端教師和家長普遍認爲綜高「樣樣通,樣樣鬆」,也就是什麼都讀、但也什麼都無法精通,自然不利招生。儘管國教署在嗅到綜高正在走下坡的警訊後,也挹注不少經費讓綜高走進國中宣導,但成效有限。

大安高工校長楊益強坦言,綜高學制普遍會被家長質疑會不會學得不夠「精」,畢竟高二分流才選擇專門學程的學生,相較技高學生就整整少了兩學期的實習、實作課程。所以大安高工也會透過時數、補救教學補救,讓學生在課後、寒暑假補足高一落後的專業課程。

儘管不少綜高都在討論是否轉型,但在校內卻是一棘手又尷尬的話題。溪湖高中教師廖於萱表示,畢竟學校轉型就代表會影響校內教師職涯,基於不讓同事心理不舒服,校內幾乎沒人討論。